核電剋星:人災與地震 (台日國會議員「地震與核安」研討會 後記)

您在這裡

作者
林雅惠 本會秘書

核電剋星:人災與地震

台日國會議員「地震與核安」研討會 後記

 

    地震國告別核電 第二回1月16日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此次乃暨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訪台後,再邀請日本四位國會議員及國會事故調查委員田中三彥[註],來與台灣分享核電安全與地震的關係。

    田中三彥開宗明義說:「毫無疑問,福島核災最根本的原因是地震。另一主因則是人災」。田中先生除是日本「國會事故調查會」的委員,也是日本核電廠安檢審查的主要專家委員之一。

    田中先生說道311地震是一千年才會發生的大地震。而地震所引發的震波(圖一)又可分為陸上的地(震)動跟海上的津波,而311核災中,就是地動造成福島電廠外部電源喪失,進而引發電廠全黑(SBO)的主因,地動也讓核電廠中的重要管線、儀器、構造造成損壞,推測因此導致氫爆的主因;津波則造成緊急裝置(柴油發電機)被摧毀,進一步釀成更嚴重的災害。

   而福島一號機在海嘯前緊急復水器(IC)就已經遭到破壞,但因為管線過多(圖二),不清楚哪個部分漏水導致於爐心溫度升高,通常氫氣會存在核電廠內第一階與第五階(圖三),而氫氣約要達600度的高溫才會爆炸;緊急復水器(IC)主要位於第四階,當地動造成全黑狀態(SBO)後,兩個4m x13m的IC連接外部的管線被破壞,無法即時補水進反應爐降溫,而IC的溫度約900度,因此推測爆炸順序應是第四階先氫爆,再進而造成第五階也氫爆,這與東電所宣稱是第五階先爆炸,爆炸風再吹入電廠造成內部氫爆的說法不一致,並且第五層覆有多塊每片重達1.5公噸的鐵板,爆後鐵板是從往外飛,而非往內行進的方向,更佐證爆炸處乃從內部高溫所引發(圖四)。

    田中解說的重點即是:地震發生時,會造成福島電廠的IC無法發揮效用。這不禁令人聯想到2013年我在參加原能會與台電在高雄核三廠所舉辦的第19號演習中,看到台電異想天開地假設發生核災時可用人力往內灌水(圖五)。核災發生時,在核電廠周遭都無法靠近、道路也中斷的情況下,此種應變措施更是令人對台灣未來感到膽顫。

    田中在會中也表示,實際調查情況時,廠內因高污染所以無法進入,只能就外部所能靠近的部分與無人駕駛直升機進行勘查與調查。而他也呼籲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勿一手遮天,政府應成立一監督單位,更不應停止福島事件的調查,畢竟這並不能短時間就能判斷出結果,而是需要長久追蹤與深入才能知道福島核災成因的全貌。

    座談會下半段由台大地質科學研究所陳文山教授分享台灣與地震帶的關係。台灣東有琉球海溝,南有馬尼拉海溝,海溝代表深層海底含有隱沒帶斷層,根據研究已知兩件事,一是隱沒帶引發的地震至少8級以上,二為隱沒帶因位於深海,因此會造成海嘯。

    台灣歷史曾發生過兩次大海嘯(圖六),分別是1867年的基隆海嘯與1721年的台南-高雄海嘯,基隆海嘯的高度達12~13m,而台南-高雄海嘯根據國外漁船來台的記錄,死傷可能達數萬人之多,且台南、高雄、屏東皆有發生此大海嘯的紀錄。日本政府中央防災會議更發表未來30年內,日本南海連接台灣花蓮的琉球海溝會發生9.1級的大地震,若發生核災,容納台灣1/3總人口的首都台北,屆時不知該如何倖免於難。

    由陳教授提供的台灣三間運轉中的核電廠與孕震帶(隱沒帶)的相關位置圖(圖七),可看到核二距可能孕震帶較近,傷害會較大,且核二與三廠皆位於孕震帶正上方,若發生地震所上傳的震波會直接衝擊核電廠結構,只要發生7級多的地震,那台灣核電廠的防震係數將不堪一擊,且恆春斷層的缺口距核三廠門口僅0.8~1 KM,所引發的加速度與破壞力更大,如此現狀可看到無論防護再怎麼改善,核電廠對地震與斷層都無法克服,我們還能依舊說著天佑台灣,繼續放心使用核電未爆彈嗎?

    會後有民眾問到我國將女川電廠奉為核電安全的典範,田中先生表示,女川核電廠蓋在14 m的高地,好運的是311海嘯只到了13 m,只差一公尺女川就會發生跟福島一樣的悲劇,因為女川核電廠也因地震喪失外部電源,且當時幾百名的村民為了躲避海嘯,紛紛逃難到女川核電廠所在的高地上,若海嘯進入女川核電廠,所爆發的災難絕不亞於福島核災,更何況當時道路中斷,外界根本無法進入救援。日本東岸北有女川核電廠、中有福島電廠、南有東海電廠,三地在311都有發生大小不一的核災,真的只是好運,若海嘯再高一點,那麼日本東岸將全部被毀滅,因此在日本國內並不會有將女川做為典範的聲音出現,不應存僥倖之心。反觀台灣的核四廠位置地面高度卻只有12 m!

    我國立委田秋堇表示,核廢料最終需放置在一百萬年地殼都不能變動的地方,但根據研究顯示,台灣一百萬年裡會發生9次大規模的冰河期,所以我們在這麼急迫、沒有地質條件的時候,不應只是廢核四,而是廢四核。

   「零核電之會」顧問加藤修一先生點出,目前日本大舉推動節能,若全國能將燈泡全換成LED,則可以省下全國9%的電力,若台灣全面更換,則可以省下10%,相當兩座核電廠的電力。而零核電之會的會長河野太郎發言,表示福島核災正告訴我們全世界沒有安全的核電廠,根據2013年總務省統計顯示,日本人口數較1年前減少了28萬人,用電量即便還沒開始節電也勢必會降低總用電量,日本跟台灣都是地震國,應往地熱與海洋溫差發電等綠能發展。

    主辦人陳弘美女士談到「要不要核電」,舉例就像要洗腎病患吃鹽一樣,不是鹽便宜就應該去吃,而是體質能不能吃的問題,且斷然處置縱然保護了爐心,但排放出的高輻射量氣體才是讓居民真正受曝最大傷害的主因,希望台灣民眾能反思「不是要不要核電,而是適不適合核電」,用全民的力量來共同廢核。

 

[註1] 「零核電之會」:由日本參、眾議員跨黨派成立,正式會員是67名,加上非正式是一百餘名國會議員。此次來台的是此會的四大領頭:會長(兩位)河野太郎(自民黨眾議員)和 近藤昭一(民主黨眾議員),總幹事 阿部知子(無黨眾議員),顧問 加藤修一(前公明黨參議員)。

 [註2] 田中三彥:國選的9位委員當中擔任調查福島核災和地震的關係(國會事故調查委員會)的委員。國會賦予全權、他深入福島現場、即是他調査出、證實「在海嘯到達之前,已有不少機器、配備、配管在地震時受損,也是導致爐心熔毀和氫爆炸的原因」。報告在2012年七月已向國會提出。此次來台即是談報告書中已立證的事實。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