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片土地的美好(上)
您在這裡
我成長的地方是個小漁村,天空很藍,海水很清澈,空氣中還帶點鹹鹹的海水味。傍晚回家時,夕陽倒影在魚塭上,還有白鷺鷥以及不知名的候鳥們,整條濱海公路就是我的祕密花園。休假時間在堤防邊散步,另一邊就是大海,很多人會在這裡釣魚,不時也會有海防阿兵哥出來巡邏。
進入市區的另一條路上,兩旁是農田,從我念的小學教室往窗外看,可以看見剛插秧時綠油油的稻田還有收成季節黃澄澄的稻穗,就跟課本裡寫得一模一樣。四季風景就在這窗櫺之中,一覽無遺,深深印在我小小腦袋裡。
環境議題的啟蒙
母親是個傳統又守舊的人,在我出外求學之前,從沒吃過外食,零食在我家也很少出現。她常說外面賣的都會加了些有的沒有的,所以堅持自己煮三餐,即便是忙碌的漁獲與農忙時節,她總是可以快速上桌,讓我跟兄姊們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當時我不懂,巷子口的便當店還有市場旁的小吃很方便,還有雜貨店裡賣的蘋果麵包跟泡麵也是香噴噴的,為什麼母親要這麼辛苦?很多我小時候不懂的事,長大以後就懂了。
父親生病後,我一直尋找答案去解開心中疑惑,而在尋找過程裡,赫然發現台鹼安順廠汙染事件,探詢左鄰右舍才知道相同狀況的人並不少,原來環境汙染的對人體危害這麼巨大。但令我震驚的是,沒有人知道這件事,也沒有人相信我說的話,大家寧願默默接受這一切,認命地自我安慰這都是宿命,然後繼續吃著被汙染的魚和農作物。
這應該也是我對環境議題關注的啟蒙。
這顆種子埋在心中一直沒有發芽,因為當時的我很渺小,很無力,甚麼也不能做、甚麼也做不了。我以為只要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越來越好,但是我發現,我以為的越來越好卻讓我越來越不知所措。
我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無力感也越來越深。
當了媽媽之後
當了媽媽以後,為了孩子,我開始尋找更安心的飲食方式,直接跟小農買米買菜,跟熟識的肉販買肉,選擇小型魚類,並且自己開伙。
我從一個連瓦斯爐都不會開的菜鳥媽媽轉變成天天開伙的專職煮婦,為了縮短在廚房的時間,我翻遍了所有的食譜,只為了做一頓快速營養又美味的飯菜。孩子過敏,我開始勤奮打掃,時時保持家中空氣流通與濕度調節,但是天空經常是灰濛濛,雖然想帶孩子到草地盡情奔跑嘻笑,卻常常望了望窗外,最後只能選擇繼續待在家裡。
我以為就只能替孩子做這麼多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