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美參訪後記之一】倡議者──我想走的路

您在這裡

作者
蔡美儀 /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及行政系學生

被譽為良心企業的義美食品是台灣最大的食品生產商之一,日前(五日)作為實習生的我有幸跟隨實習機構主婦聯盟參訪了該公司的食品製造廠,確實有所得益,且引發了我對食品安全問題跟對這社會的一些反思。

參訪行程包括了解義美食品的發展史,各項產品,食品廠環境等項目。其中一項是遊覽食品廠內設有的一個能讓樹木自由成長,並利用廢水養了一池錦鯉的生態園。個人覺得一個食品廠能把部分土地騰出作一個綠化環保園林,而非用盡每一分土地設立廠房以增加產量,能稍微平衡利潤與環境的價值是值得鼓勵的事。

 

不過,我同時也關注到了義美的一個有待改善的環保問題。在禮品館看到絕大部分的產品都是獨立塑料包裝,有些更是多重包裝的。這種包裝設計並不環保,因塑料袋對環境的傷害性大,應盡量減少使用,作為良心企業更應該牽頭著力減少用量。把包裝改良成可重用的設計也許會一舉兩得,不但更環保也更能降低成本。

接著,在參觀麵包廠的過程中了解到,義美食品在生產線的環境衛生上確實能做到相對嚴格的控制。食品廠也附有經主管機構認證的檢驗室可以檢驗出食品原料中是否含有重金屬、農藥、轉基因等污染物的含量,以確保食物的品質安全。然後,與義美的總經理討論到現今社會中層出不窮的食物安全、食品欺詐的問題。以台灣主食之一的米粉為例,據2013年調查檢驗所得,超過八成市面銷售的米粉的大米成分含量低於20%,甚至無大米成分。

這些不能稱為米粉的“米粉”,不含蠔的“蠔油”,或者是含工業用塑化劑的“奶茶”等等,有問題的食品肆無忌憚的在市場上流通,不禁讓人心寒。於是較有良心的食品製造商不得不透過一系列的食物品質控制措施,自我把關。而這一系列的自我品質檢測及控制措施自然使生產成本上升,增加的成本也自然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我大致可以理解為何義美的產品價格會偏高。

 

然而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何消費者只希望能享受到跟從前一樣安全、天然的食品,卻要付出更高的代價。回想從前,哪棵蔬菜不是有機種植?消費者何從需要擔心蔬菜的化學農藥超標?然而現在菜農想賣有機菜卻要種種昂貴證明,消費者想買棵有機菜也得要付出更高價格。這現象合理嗎?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發達的社會,水土卻被污染的體無完膚,食物質素也一步步下降,食品安全隱患更是一籮籮地增加。良心業者要支付更大的成本以生產安全食品及證明該食品的安全性,部分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要麼支付健康風險,要麼支付更昂貴的價格購買較有保障的食品。很難讓人認同這是一個合理的社會啊!既然不合理,那就需要倡議改變!而主婦聯盟正是作為倡議者的角色,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充權人們去爭取一個合理的社會;一個土地能得到保護,農夫能得到尊重,市民的健康能得到保障的社會。

 

我知道倡議是一份很有意義,但非常艱難和挑戰的工作,卻是我將來想走的道路。希望往後七個星期的實習能協助主婦聯盟的倡議工作和學到更多相關知識為自己以後的路做好準備。




[1]上下游新聞市集。2013。《揭開米粉界沒有說的秘密–9成米粉充斥廉價玉米澱粉》。上下游新聞市集。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