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校園午餐非基改復興運動(手冊版)
您在這裡
基改作物/食品從1990年代大規模發展以來,已成全球最富爭議的科技之一,不僅大規模商業栽種本身牽涉妨礙農業永續、危及糧食主權、違反土地正義等議題。基改食品的所牽涉的人體健康風險,由於缺乏可信資料佐證其安全性,也受到各界質疑,識者以「全球孩子身上的臨床實驗」來形容人類大量攝食基改食品的現況,並非無的放矢。
在台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綠色陣線協會與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發起「無基改農區」運動。經過四年多的推動、反省與行動,決定展開關心國小學童校園午餐裡使用基改食材問題,於2013年5月在主婦聯盟基金會召開「校園午餐 要營養不要飼料」記者會,直指校園團膳使用進口基改黃豆的現象嚴重,呼籲教育主管機關、地方政府、校方及家長應正視,孩子們在校大量且長期的食用基改食品所可能導致的健康問題。
「基改作物退出營養午餐」公聽會
此一記者會受到媒體大篇幅報導,引發相當多後續效應,其中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透過高雄在地公民團體的引介,主婦聯盟基金會等「無基改農區」的核心成員拜會了高雄市議員張豐藤與黃柏霖辦公室,針對校園午餐應全面採用非基改食用級黃豆製品等目標進行遊說,立刻促成了同年九月在高雄市議會舉行的「基改作物退出營養午餐」公聽會。
此次公聽會以跨黨合作方式舉辦,邀請教育局、衛生局、農業局等相關局處出席,另有多所國中小的營養師、行政人員或家長會成員和黃豆加工業者現場提出建言,此為台灣針對國中小校園團膳使用基改食材問題,在公部門體制內所召開的首場公聽會。
在主婦聯盟和現場家長的建議之下,公聽會中做成一項領先全國的具體結論:教育局及相關主管單位將要求各校的校園午餐所使用的基改食材予以標示、公告,午餐食譜資訊公開,並於各校校園午餐招標規範中,明訂使用基改食品的資訊,如業者承諾不使用基改食材,應以明文切結。
此會議雖然尚未達成「基改作物退出校園午餐」的目標,但可謂為高雄市學童的食安把關跨出第一步。
體制內議題行動的策略與推展
無獨有偶的,隨著基改食品爭議問題持續發酵,中山大學公行所彭渰雯教授、中山大學社會系邱花妹教授及旗美社區大學張正揚主任在高雄市政府婦權會環境與空間小組會議中提案,要求高雄市府積極推動國中小學營養午餐全面改用非基改食品級黃豆,並提出具體計畫與時間表。
據此,2013年11月初,都發局召開「推動高雄市國中小學營養午餐全面改用非基因改造食品級黃豆」第一次專案聯席會議,這也是高雄市府內首次以基因改造黃豆為題召開的正式會議,本會秘書長和台南分會籌備處主委,應邀以專家身分與會,和出席委員及各局處官員進行對話。
出席的教育局體健科科長表示,站在地方行政的角度,他們曾將教育部來文通傳給各級學校,建議各校避免使用黃豆及玉米的基因改造食品,應優先使用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可食品級黃豆作為午餐食材。據教育局在公聽會後的調查顯示,有223間、近七成的學校回報逐漸重視並採購非基改黃豆製品,使用品項包括豆腐、豆干、油豆腐及豆漿等。
當委員和專家詢及營養午餐未能全面實施非基改黃豆及玉米食品的困難點,教育局提出說明:一、非基改產品成本較高,若硬性實施將提高食材成本;二、非基改豆類加工品的選擇性不夠多樣,部分黃豆製品市面上無非基改來源;三,學校驗收困難,檢驗技術非學校能力所及,委外送驗費用成本過高等…。
針對團膳費用問題,本會建議可先全面徹查各校午餐食材菜單、採購、剩食及廚餘等狀況;並接洽在地豆腐加工業者,了解基改與非基改食材成本價差和未來多樣化非基改加工品的生產潛力,方能較為務實地解決上述問題。
站在推動提高農糧自給率的立場,我們更提出結合校園午餐和在地食材如本土黃豆使用的可能性。會中農業局承諾將深入了解高雄黃豆種植情況,並綜合評估連結學校、團膳業者、黃豆加工業者向本地黃豆農友採購本地黃豆、鼓勵雜糧復耕之可能性。
從教育層面出發,我們積極向現場的委員和公部門團隊解釋,目前正在推動的「綠食育夥伴學校計畫」,即是與小學合作試辦推動食農教育的觀念,未來的願景是將校園午餐、飲食教育、環境教育、農業復振和生命教育等整合進入教育現場,讓午餐不只是午餐,更是多元化教學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