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論壇報導三] 社區、NGOs深耕食農現況
您在這裡
下午場次的民間經驗,也邀請了5個學校單位來分享,分別是上旗文化陳照旗社長、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專業中心李雅菁執行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林玉珮常務董事、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張金玉主任、都農網代表陳沅蓀及楊志彬。
上旗文化:從深溝經驗出發,食農教育應與在地結合
過去曾出版許多食育書籍的上旗文化陳照旗社長,在返鄉時看到深溝國小的經驗便決定出版「食農教育」的參考童書,將古法種稻的過程全作記錄。他以參與深溝食農教育的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1)依據食農教育立法精神,應以縣或區為單位編製合乎各校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氣候及生產作物特色的食農學習手冊;
(2)結合在地老農、有務農經驗的退休人士或對務農有興趣的新農加入學校食農教育指導顧問群,以達到技術傳承的目的和可活化日漸老化的社會;
(3)結合在地餐飲休閒空間籌辦小型食農市集,讓學生所學可以直接和消費者交流,進而了解物流與直接交易的消費流程。
(4)徵集有興趣食農教育的學生媽媽到校參與相關米食或蔬果料理實作研討。該課程可加入節氣及農作生產狀況,亦可徵詢有經驗的長輩參與指導,課程中可視狀況邀請學生參加,以增加食農教育機會。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復興國產雜糧的咱糧學堂運動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於2011年7月11日成立,接續全國教師會的努力,持續在校園推動復興國產雜糧運動。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讓老師們心裡著實驚慌,也讓全教總下定決心要從教育紮根。他們認為學校應讓孩子從小體認到,對土地友善就是對自己友善,並在種植的過程中理解,從種子到糧食是一段多麼不容易的旅程,不應該被金錢的價值輕易的取代。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於2011年推動「麥田見學」,共有39所學校參與在校園內種植小麥的培育計畫。而2012的「豆麥見學」,也有28所學校參與。2013-2014推動「咱糧學堂」,除種植小麥、大豆外,也加入種植蕎麥與芝麻。學校對這活動反應積極,從2013年的40所學校急升至2014年150餘所學校。除了種植咱糧之外,老師們把咱糧學堂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或是語文領域融入的教學中,讓孩子透過繪畫、勞作、攝影、新詩創作、作文、製作小書等方式,留下他們最美好的印記。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專業中心李雅菁執行長也談到為讓老師更明瞭咱糧學堂的意義及進行方式,全教總更與喜願共合國合作辦理五場研習,並邀請了喜願共合國施明煌總兼前來分享,徹底顛覆教師對糧食、種子的看法。去年他們也邀請了推動咱糧學堂的老師與大家分享他們教學課程的精采歷程。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希望能邀請更多人共同推動復興國產雜糧運動,持續為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的教育紮根。
主婦聯盟基金會:食育綠繪本夥伴學校計劃,食農教育的第一哩路
本會近年積極關注綠食育議題,綠食育=環境X食農X飲食,我們關心食物從大地到餐桌、再從餐桌到大地的整個過程中,所關聯的環境、生態、人文、國民健康、糧食自主..等相關環節。
本會林玉珮常務董事分享了本會以綠繪本推動綠食育的過程與成果。2014本會推出四場創新活動「聽故事逛市集」,並獲得大眾熱烈迴響。同時,也主動與興華國小洽談合作,推動「綠繪本夥伴學校先鋒計劃」。這個計劃是針對二年級學生,共安排5次課程,其中一次是到幸福農莊戶外教學。室內課程則透過綠繪本將綠食育向下紮根,志工分組進入3個班級,以繪本說故事、環教、遊戲等方式帶領課程。整個計畫共有79位小朋友參與,小朋友們熱情投入、認真學習,並且真的改變了飲食行為,而我們也從小朋友的回饋中找到讓綠繪本可以更好的模式。
高雄第一社大:雄好食——城市農力與食育
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張金玉主任分享社大推動食農的角色。第一社大於2007年與旗美社大合作開設農業課程,促成了樂活自然農園社的成立,並設置了農場。2011年開始,與11所學校合作推動食農教育,這是一個完全民間版的城市農耕推展行動,由社大的社團成員進入國中小,大手(社大)牽小手(國中小),帶領學生在校園耕作,扮演專業技術陪伴的志願性服務角色,希望能透過種植、勞動、對話學習、行動協作,能創造市民版的宜居城市生活。
未來也希望能將這樣的「雄好食行動」持續推廣到校園、社區、居家;並盤點程式農耕資源、綠色餐廳、政府資源,製作「雄好食地圖」;連結高雄城市相關資源及機構,成為一個網絡組織,促進雄好食推動;並結合南部農聯網(全促會、主婦聯盟、其他社大),共同關心食農教育。
都市農耕網:拿回對食物的主導權
都農網是一個志工組織,與一般組織型態不同,是一個開放社群,社群裡誰能承擔誰就去做,從臉書社團開始,至今已將近一千人。他們除倡議在都市種菜外,更希望能發展成一種市民運動,讓大眾拿回對食物的主導權,不只是自己種菜自己吃,而是種菜分享、走向與社區和生態連結。都農網的成員陳沅蓀分享自己從住的社區開始實踐,透過種菜增加了跟鄰居聊天的話題,半年之內確實做出了一些東西,並且連結到社區菜市長的共同購買和加入都農網。都農網的成員楊志彬則提到田園城市、公私協力,強調田園城市不是生態性的,是環境性的,田園城市不等於菜園城市。
【綜合座談:地方層級的食農教育推動策略】
新竹教育大學的張瑋琦老師提到,下午場次讓我們看到陽光跟希望,在地有許多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推動食農教育,很期待有一個縣級的食農教育計劃。日本經驗是每個縣市因地制宜,訂定自己的食農教育計劃,這是我們下一步的期待,中央如果能有進一步呼應,把食農教育當作重要的業務,增進農業生產者的信心。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楊志彬秘書長認為教育跟很多產業是可以建立互動跟回饋機制的。今天東華大學的展示,就是讓同學做中學,創造新的機會。在日本的整合性,中央到縣市都有食育教育計劃,且縣市是有權責的。參考日本大量的地方回應的能量,鄉鎮或許是我們很重要要經營的對象。
宜蘭大學陳永松老師則提出全人教育包含食農教育,農業水產均包含,有機會希望能把綠色海鮮的概念也融入到食農教育。上旗食育書的作者陳怡如,也是宜蘭的小農,則建議應該要讓讓孩子在接觸農田的過程裡,體會到作為一個農夫是很專業很辛苦的,不是只有土地的芬芳而已,且應融入食文化史,連結人的情感、文化、家族傳承。
農藝復興時代,透過農業穩定地方基礎
宜蘭縣農業處楊文全處長提到可以積極努力幫食農教育找到經濟基礎,建立品牌,推動友善的農產品,幫大家把農產品帶出去。政府作為一個社會穩定的力量,其實不太容易太快調整,所以民間可以衝在前面,有些比較成熟的事,再設法讓政府的體制來適應。法令不行,政策就先走,地方可以先做,若遇到問題,個案突破。新竹教育大學的張瑋琦老師則進一步回應,過去一直存在農業產業必須向外輸出才有經濟基礎的迷思,但現今農業可以成為內吸型的產業。地方小農的目標是地產地消的可能性,期待宜蘭將來可以成為內吸型產業的典範。
食農教育立法推動聯盟召集人李丁讚老師期許21世紀是農藝復興,啟動新文明的開端。到底食農教育的定位、食農教育的可能性是什麼?目前在全球化的市場邏輯下,人類的各種問題都與全球化有關,在市場壓力下,很多地方的敗壞與此有關。如何回應當前困境,在社會學上,還是從穩定地方開始。穩定地方的經濟基礎,農業一直被賦予很重要的角色與定位,透過新的產銷模式,透過信任建立關係,漸漸擴展、穩定,慢慢有超越市場的能力,地方經濟基礎穩定,就能改變社會關係,開展地方的文化。努力不見得會成功,可能需要很久,但是不努力絕對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