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綠能城市的希望序幕 「No Nukes Go Green論壇」紀錄(下)
您在這裡
台灣反核之路長達數十年,以集中在北部(貢寮、金山)的力量為主,或許因核電廠坐落在北南部,中部民情較為高枕無憂,認為家鄉受到影響不大,實則不然,一旦核災發生,水、空氣、土壤、食物遭汙染,全台島嶼範圍內將無一處倖免。
中部反核力量在近幾年由散發走向凝聚,大型公民行動漸起,從2011年的祈福音樂會、2012年台中公園遊行、2013年萬人大遊行暨晚會、 2014年空拍排字暨街頭大遊行,及數以百計的影展、畫展、講座、聚會等。而今年(2015)不同於以往,沒有動員上街,中台灣廢核行動聯盟改以辦理大型 戶外短講論壇,將主軸定位為「節能」、「綠能」,邀請相關領域的實踐者進行分享,以「首爾省下一座核電廠」為例,期待在激情及純粹宣達反核意識之外,讓民 眾看見更多實踐的可能性,也帶來沉澱與思考。
據統計台灣的核能發電大概佔總發電量的17%,省下這些電量變等同於擁有廢核的實力,講者認為節省夏天冷氣用電量便能有顯著的成效。
依照實際測量溫度顯示,台灣夏天每天下午1點至2點,
簡易的隔熱材料和方法,不需高成本與高深技術,家裡空調便可省下75%電力。假如我們能把夏季的尖峰負載降一半,不含使用太陽能發電和改用L
講者表示,若能確實善用隔熱材料和方法,隔熱又省電,也避免產生讓大氣溫度持續升高的惡性循環,全民追求節能綠能即是履行廢核之道。
葉醫師在演講開始就撥放2年前彰化的一群醫護人員參加反核活動的
2014年5月,馬英九總統宣布要在台北再蓋一座火力發電廠,
台灣正在毒氣中悲鳴,全世界最大的燃煤火力發電廠就在台中,
台灣空汙嚴重,PM10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燃煤加石化和柴油,


講座開頭,茹萍先以舉手方式調查了現場贊成廢核人數,接著介紹首爾如何執行省下一座核電廠電量的計畫。首爾經驗之所以成功,在於市長(人權律師背景)推動、積極開源節流、取得社會共識等因素,十個具體方向如下:
- 陽光城市:利用屋頂搭建太陽能板發電,並修法鼓勵社區投入自力發電。
- 能源自主:例如車站、學校廣設氫電池站,另也發展沼氣發電。
- 提升效能:翻修舊有耗能房子,銀行提供翻修優惠貸款方案、大型建築物須公布其耗能與節能量。
- 智慧照明:地鐵站等公共區域照明,或私人汽車車燈,全面更換為LED燈,並可分期付款。
- 複合型態都市規劃:規劃住商混和、搭配捷運系統,減少交通耗能;另規定大面積的建築物要配有10%的再生能源。
- 新建築節能標章:新的建築物若符合綠能標章,可享有租費減免與容積獎勵等優惠。
- 綠色交通:宣導搭乘大眾運輸,並限制車輛隔週單號或雙號進城,鼓勵共乘制。
- 綠色就業: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等實業,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 培育市民的節能文化:鼓勵市民加入節能會員,累積點數可買車票或節能產品。
- 成立研究與推廣機構:建構資訊平台供民眾查詢。
首 爾經驗有兩個核心價值,一是「能源自主」,市民能自己決定要不要核電或火電,是否不那麼依賴高汙染能源,消費者可自行選擇對環境與健康 負責的城市能源措施;另一價值為「民間參與」,資訊夠透明的能源政策,讓公民了解電從哪裡來,進而投入共同決策,或成立自主型電力公司。其實,地方政府往 往能解除中央的包袱,期待台中能借鏡首爾,成為下一座綠色城市。
「綠色台中 永續城邦─談台中的低碳承諾」黃崇典/市政顧問
台 中市被選為低碳示範城市,而黃顧問同時擔任台中低碳辦公室執行長,現場針對公民團體所擬定、市長也簽署的承諾書內容,娓娓道來市府的目標,針對文 中「實踐氣候變遷行動計畫的再生能源策略」,也勢必貫徹開源節流原則。面對企業,讓工業使用再生能源,也將成立節能輔導團,協助企業提高能源效率,並獎勵 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低碳自治條例中亦規定,一定規模以上的工商業單位,須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由環保局與都發局負責推動 。
在建立綠能減碳城市的部分,目前已選定水湳經貿區作為示範區,要求建築外殼以絕緣概念設計,保持原有室溫及人體溫度,減少空調消耗;未來將推動公共區域太陽能發電率(建築法規問題將與都發局再協調研訂)。黃顧問現場提早透露市府「都市林綠廊計畫」,在八年內種一百萬棵樹,使用先前空汙基金作為經費,投入都市綠化。目前已有提供獎勵方案,由五百多個社區取得補助款得以增進節電設備,而未來每年會規畫綠色融資專案,讓更多社區與企業投入。
交 通方面,將完善台中綠色交通網,駛公車更便捷,並淘汰柴油車體,以油電、氫能、瓦斯能取代,另補助民眾汰換二行程機車,也增設電動機車的電池抽換 站。其他則有公共場域全面更換LED燈、利用天然資源優勢發展綠能、成立對話平台讓公眾參與決策等措施。種種說明,展現市府發展綠色城邦的決心。
戶 外論壇從午後直至夜晚,吸引往來民眾近千名人次聆聽,更有民眾聆聽至尾聲,或主動與講者交流。論壇在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清新有力的歌聲中圓 滿結束,透過《魔鬼的禮物》、《望水》兩首歌取理念,提醒人類既向大自然取得資源,就應感恩天地,不得恣肆耗費,再讓子孫承擔後果。學習首爾省下一座核電 廠的電量,期盼台中積極發展綠能,全民也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節能,貫徹今年「廢核電 要綠電」口號與精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