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小資族打造的一場「自煮」實驗

您在這裡

作者
文:周家慧(本會資深秘書)、沈寶莉(本會秘書);圖:林雅惠、陳其農、鄭婉郁、董鐳

在現代都會的生活型態裡,外食比例高,相對味道、食材來源,大家更著重的是便利與效率。好不容易終於坐下來了,也可能是對著3C產品吃飯,鮮少和家人或朋友互動。在緊湊的生活中,「吃飯」真的變成是「吃」「飯」,剩下填飽肚子一種功能而已。「孤食」,彷彿變成現代都市人的命運。

面對這些現況,我們想從「自煮運動」著手,讓大家用「自煮」來認識食材和土地;並且透過「共食」增進彼此情感連結,打破城市裡「孤食」的情況。在構思之際,中國生產力中心邀請我們協助推動「社區食農教育計畫」,正好讓「自煮運動」的構想有了嘗試與實驗的機會。我們規劃了為期 6 週、每週2小時的「綠色新煮意:小資族的自煮天地」課程。除邀請本會的食育講師外、還連結了迷你酷食育工作室 (Mini Cook)的廚藝老師與台北有機農場的農友。第一個小時為「食育」課程,分享綠食育、低碳飲食、油品安全、食品添加物等課題,第二個小時為「廚藝」課程,依當週食育課的主題,搭配做早餐、沙拉、點心、便當等料理。

為什麼是小資族?

本會長期推動以親子及學童為主的綠色飲食教育,幾年下來漸見成效且有愈來愈多團體及學校加入推動。但是除了孩子和家長,還有哪些人是很重要但社會卻時常忽略他們對綠色飲食的需要呢?

辦公室夥伴們從自身出發,觀察到作為已離開大學但還未進入家庭的「小資族」及「社會新鮮人」之飲食問題竟然甚少受到社會關注!他們可能是自己在外生活,很少自己下廚且常常外食,用餐時也可能是以快速、方便為主,甚至經常是一個人自己吃飯。我們便想:若我們能儘早影響這些年輕人的飲食習慣,不單能改變他們現在對食物的想法,更可以在他們未來組織家庭時影響他的家人和孩子,真的是一舉多得!因此,我們便決心挑戰這個以往很少接觸的族群。

面對全然陌生的都會年輕族群,我們的心情是誠惶誠恐的。就連課程應該要開在什麼時段、什麼是大家會有興趣的課程、料理教學的比重等都必需重新理解和思考。最後,約有十多位女性學員固定出席,一半以上是年輕上班族。但每次上課,我們仍是擔心著:今天的食育課大家有感嗎?回家後會練習今天教做料理嗎?

「動手」打破「孤食」的命運

除了聽「食育」課外,我們更希望讓學員透過動手做來學習餵飽自己的能力。所以每堂課學員必須分組實作,而非只看老師示範。

透過動手做,學員們你一言我一句的,以自然的方式破除陌生感而逐漸熟稔:「你需要奶油嗎?我這個給你。」另一位正在準備做水波蛋的學員「這個水的溫度應該夠了,我們來把蛋打下去吧!」、「哇~作的真是太好了!好有成就感,我們快來拍照。」

從動手作到共食,學員用身體體驗,看到食物的原貌、開始處理食材、用心料理出屬於自己的美味。我們認為這是很珍貴的互動機會,在都市中習慣「孤食」、獨來獨往的個人,透過一起做、回饋與分享,與團體建立連結、產生共鳴。

▲圖 1 :透過動手做,大家自然的互動起來,除打破都市中的陌生感,也引發了更多的共嗚。

到「一人一菜」期末分享時,幾乎每位學員都嘗試做了點心或小菜來跟大家分享。而他們的料理故事大多和故鄉、童年、以及與家人朋友的回憶有關,正好體現了食物不僅是飽腹的存在,也可以是人們情感和民俗文化的載體。大家說著說著 3 個小時就過去了,食物也因為多了想珍惜對方的這份情感,彷彿變得更加特別「美味」,而我們也終於可以稍稍放下剛開始時的擔心。

 

▲圖 2 :「一人一菜」期末分享時,大家分享了他們的料理故事,正好體現了食物不僅是飽腹的存在。

別人看不見的挑戰

這次計劃中,我們除了要面對新的族群之外,因為各團體的不同專業,對課程會有不同的理解與期待,我們也面臨了許多磨合的挑戰。

一、食農教育是「食育」還是「農育」?

主婦聯盟的媽媽們從「食」這件事出發,再延伸到認識產地、選擇食物等等,強調的是從生活中落實「綠食育」。而連續多年輔導台北有機農業發展的中國生產力中心則較著重「農」的角色,所以希望提高課程上農事體驗的比例。然而,在都會上班的小資族,欠缺「栽種」的條件和動機,如沒地可種、沒時間照顧作物等。所以,如何針對他們來設計合適的「食」「農」教育模式強調便是一大挑戰。

最後,我們決定先放下親自種菜的目標,課程也以上班的小資族會遇到的「飲食」問題和能即學即用的「料理」為主;「農」的部份則透過食材運用及農場體驗來帶入,讓學員從「品嚐」來認識台北有機的農產品,利用「農場裡的農事勞動體驗」來認識生產者與產地、勾起他們對食物的興趣和跟土地的連結,進而認識社區支持型農業的重要性。

▲圖 3 :好些學員從沒到過農場、更不知道食物是怎樣長出來的。當他們親手剪下一個個絲瓜時,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二、對料理的「堅持」

以往我們的食育課程,多由志工媽媽分享自己在生活實踐裡的經驗和料理心得。這次我們是首次與專業廚藝老師合作,並以西式料理風格為主。對廚藝老師而言,料理要「好吃又好看」才能吸引學員「自煮」的動力。而且,西式料理需要使用許多調味與醬料,這與主婦聯盟習慣的「在地健康料理」模式可能有些許差距。幸好我們遇到一位願意開放、願意跟我們一起討論與嘗試調整食譜的廚藝老師,使我們的動手做部份增加更多「吃在地、吃當季」的元素。

例如我們嘗試用台北有機的九層塔取代羅勒來做青醬、以炒香的本土花生取代加在青醬中的松子;以及用當季的紅肉李取代進口的西洋梨來做蘋果紅肉梨奶酥等。過程中我們學習到,必須事先提供明確的資訊,才能讓廚藝老師設計出符合我們想像的菜單。所以,我們便負責尋找可替代的食材資訊、適時反映學員的需求和意見,而廚師則負責評估替代食材的可行性、試作和修改食譜,慢慢地我們摸索出一種合作模式與默契,讓彼此能夠共學共長。

為自己的食安負責

這幾年,我們疲於奔命地回應各式各樣的食安問題,最後發現最積極為自己的食安負起責任的方式,其實還是掌握在人們的手裡。聽著學員們的回饋時發現到其實大家並不喜歡外食,只是缺少煮食的空間、工具與夥伴,因此少了「自煮」的動力。所以,當看見學員們願意作出的一小步改變和因為「自煮」而感到快樂時,就知道朝這個方向走是對的。後續我們也將持續嘗試針對不同的社群推動「綠色廚房」的課程,鼓勵大家自煮共食,認識食材的來源,進而支持社區裡的友善店家與在地友善農夫。就從「自煮」開始,認識我們的食物,一起重拾自己食安的責任。

▲圖 4 :當看見學員們願意作出的一小步改變和因為「自煮」而感到快樂時,就知道朝這個方向走是對的。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