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自煮運動 找回我們的自煮能力

您在這裡

作者
文:周家慧(本會辦公室主任)
 
如果你在學生時期曾住校或外宿,都應該對校園飲食/煮食問題非常有感。多數學校的住宿環境為了便於管理、避免意外,都禁止學生使用烹飪家電,因此大多數離家求學的學生,都被迫外食。一來是因為不會煮,二來即使會煮學校的環境也不友善。那麼學校周邊的外食環境如何呢?店家為了提供便宜、份量夠、香氣足的餐點,食材品質難以兼顧,而且口味偏重,以增加飽足感。對於三餐幾乎都要外食的學生族群,日常飲食能有更友善的選擇嗎?
 
與學生團隊一起規劃的實驗課程
過去的飲食教育多著重在親子,多數人都是在為人父母之後才覺得飲食是一件重要的事,從進入成年到成為父母這段週期的年輕人,真的不在意吃下了什麼嗎?去年10月我們與台北教育大學的「灶腳工作室」合作「食農六式——自煮能力者養成班」系列課程,首度嘗試為大學生量身打造的食農課程,鼓勵大家動手自煮,也從中認識食物議題。課程中我們觀察到學生對飲食議題是有興趣的,有了信心之後,今年上半年再推出了兩個合作方案,一個是與政治大學烹飪社合作的「食農四式——好煮意食堂計畫」,另一個則是與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合作的「好好吃飯——自煮者能力養成工作坊」。
 
▲圖1:我們與學生團隊共同規劃課程,從大學生有興趣的課題著手,每一堂分享一個飲食議題搭配動手做料理,重點在動手做的過程,而不是做出完美的料理,希望藉此讓大家感受到共煮共食的樂趣。(攝影:陳亭羽)
 
我們與學生團隊共同規劃課程,從大學生有興趣的課題著手,每一堂分享一個飲食議題搭配動手做料理,例如煎牛排搭配自由貿易與美牛議題、做米鬆餅或油飯談糧食議題、用格外品做甜點或烘蛋談食物浪費、做便當談自煮的重要性、做早餐討論飲食文化的改變。藉由課程講師的安排,讓同學們認識關心食物議題的團隊與生產者,認識食物背後的各種樣貌。且每一堂課都必須動手做料理,重點在動手做的過程,而不是做出完美的料理,希望藉此讓大家感受到共煮共食的樂趣。有喜歡做料理的同學,因為終於能在學校裡找到烹煮的機會覺得很開心,也有同學總能在課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做料理或者將剩餘食材加以變化,直說廚房根本就是實驗室!更多的是幾乎少有下廚經驗的同學,在課程裡發現原來自煮並不難。
 
我們通常會在課程尾聲安排「一人一菜」,有同學特地跟媽媽學了一道料理、有同學在漫畫裡找到靈感、也有同學想起多年前曾經跟媽媽一起做過的菜,同學們自己備料、自己烹調,當料理一一上桌,總能引起大家的驚呼,誰說大學生不會煮呢?!
 
▲圖2:有喜歡做料理的同學,因為終於能在學校裡找到烹煮的機會覺得很開心,更多的是幾乎少有下廚經驗的同學,在課程裡發現原來自煮並不難。(攝影:陳其農)
 
反思生活自煮空間,編織食物社群
對大學生推食育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我們當然不會期待4至6堂課就能讓大學生改變飲食,但是對於這樣的「校園自煮運動」有幾個小目標:
一、 藉由課程搭建一個平台,提供大學生一個認識食物議題的管道,透過議題討論與做料理,讓同學們一起思考「校園的飲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二、 讓同學體會到自煮並不困難,培養大家選擇食物與料理的能力,其實是一生都受用的。先要讓大家覺得共煮共食有趣、也有自煮的需求與動力,才能讓食育的課題在生活中持續。
三、 透過課程拉近人與食物、土地、環境的距離,讓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而是透過食物產生更多不同的連結與視角。
四、 每一次的課程都是相互培力的過程,我們藉由課程學習如何更貼近需求,也培力合作的團隊成為種子,持續組織後續的食育活動,讓更多人關心校園飲食議題。
五、 我們期待能有愈來愈多的大學生認同飲食與自煮是件重要的事,並且進一步思考改善校園自煮空間如何可能。
 
找回我們的自煮能力
經過幾個梯次的嘗試,我們愈來愈覺得大學生並非不在意飲食,或許只是缺乏了資訊來源的管道、缺乏了認識與嘗試的機會,這也是主婦聯盟基金會這一年多來投入小資族、大學生飲食教育的原因,我們希望開啟一個嘗試,讓參與者體會到原來食育與自煮並不困難,也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響應。而這樣的食育課程,也確實吸引了學生團隊主動來尋求合作,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同學合作的校園野餐活動便是一例,顯示這樣的議題能在學生群組裡引起關注的。
 
日本食育漫畫《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描述大學生的飲食現況,以及如何透過食育課程、發起便當日活動、日常的飲食交流,讓大學生更認識飲食的重要。我們也希望這樣的情境能在台灣的大學校園裡開展,無論是透過學校的正式課程、學生自主規劃的工作坊或社團活動,讓食育成為基本的素養,找回我們的自煮能力。
 
▲圖3:這樣的食育課程,也確實吸引了學生團隊主動來尋求合作,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同學合作的校園野餐活動便是一例,顯示這樣的議題能在學生群組裡引起關注的。(攝影:陳亭君)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