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農夫招募計畫】伴護植物與共生植物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 張玉鈴

社區農夫招募計畫/樸門可食地景設計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也嘗試從生活中尋找解方,除了支持友善環境的生產者與店家,也應更認識食材與作物。雖然都會區沒有土地,但是可以從居家盆栽、綠簾、社區空地開始,用種菜來替代花草,認識作物生長的過程,也美化環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文山社區大學、台北花木批發市場與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合作,在社區開設樸門農法的入門課程,邀請有興趣的社區民眾一起來參與,一起學習一起種菜,也認識我們身邊共同關心飲食環境的朋友們。


614伴護植物與共生植物

一般慣行農耕種植為求管理方便經常種植單一品系作物,雖然易於施肥與田間作業,但是易發生病蟲害傷害植株,造成大量損失。不同品種、多元作物混和種植,可以顯著抑制病原菌擴散、遷移,因而降低植物損失機會。

伴護種植特性

1.運用在自然界中發現的植物間相互合作的特性來設計園圃,可提升植物存活與健康。

2.增加生物多樣性,減少農藥與肥料的使用,減少人力的輸入。

3.珍惜生態服務,收集與規劃在地能源,讓系統中的每個元素發揮多樣功能。

共生植物考量

1.營養需求:需氮肥的葉菜類與需磷肥的花果類。

2.根系深淺:淺根葉菜與深根的茄科作物。

3.陽光:喜強光的瓜豆類與弱光需求的蔥薑蒜。

4.水分:需水量相近的植物種在一起。

5.生長空間:空間需求不衝突的植物種在一起。

提醒:每種共伴植物的搭配,會因為季節、氣候、地理因素、土壤等差異而有所不同。必須要靠自己多嘗試、觀察及記錄,才能找到適合的共伴植物群落。

雨中實作/園圃積水處理

功課:園區雨水如何收集保留利用? (可用較天馬行空的思維去構思)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