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高雄老城區 探索塩埕飲食文化
您在這裡
在 2016-09-09 發表
吃,是每個人每天必須面對的事。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認同縮短「食物里程」、「吃當季、吃在地」的重要性。但是我們認為所謂的「食物里程」不只是產地到餐桌的距離,而是人心與食物的里程。最近英國前政府顧問、廢棄物與資源行動計畫(Waste and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WRAP)執行長古德溫(Liz Goodwin)更指出人們浪費食物的其中原因是「他們對食物沒有感情,吃只是為了做其他的事。」若對於食材有了認識與感情,願意尊重土地、生產者和烹調者的愛,自然不易選擇過多添加物的食品或輕易浪費食物。誠如主婦聯盟基金會的志工於《真食育》一書內所述:「學會選擇食物,孩子們可以照顧自己一輩子。」
2016年7月,南部辦公室籌辦的「塩埕美食文化探索營」活動,就是希望每個人可以用眼看、用嘴吃、用心體會這個老城區的歷史和食物間的關係。在志工們與數十位小朋友的努力下,大家的足跡踏遍塩埕,兩天的行程於30幾度的豔陽天下完美結束。
從活動訊息釋出開始,就能感受到每個小朋友的期待,有家長表示活動開始前一個月,孩子們就已經忙著打包,果然報到當天熱鬧滾滾,精力充沛的迎接號稱最「硬頸」的一場夏令營!
不只教你吃 食物背後各有故事
十多位志工媽媽為了讓活動盡善盡美,除了向在地文史工作者陳坤毅、沈政璋醫師請益之外,更於活動前數次走踏塩埕編排路線,協調24家商店參與活動,充實自己導覽的內容,從「塩埕」為什麼叫做塩埕的歷史開始,到每間店鋪的發展脈絡,都悉心做了功課。
以經營半個世紀的「綠洲西餐廳」為例,當時美軍進駐高雄碼頭,那一帶出現許多酒吧、洋食,但台灣人喜吃米飯,故經營者推出「牛排搭配白飯」的方式販售廣受歡迎,到現在仍是高雄人最喜愛的老店之一;還有延續上海古法的金華火腿行,源自日本的彈珠汽水,始終採用「鹽醃」的烏魚子,在這些店家用心的傳承之下,使得與這些平均 10 歲的孩子們相見。
走入老城區買菜 真實接觸各種食材
▲ 圖1:志工媽媽帶著小朋友浩浩蕩蕩上市場買菜去。(攝影:忻儀)
活動分成五隊,每隊安排2至3名志工帶著小朋友到超過50年歷史的建國市場買菜。平常多半跟家人上超市買菜的孩子,對於肉品的印象都是裝在盒子內乾淨的樣貌,一進到市場站在豬肉攤前無不睜大了眼,為了完成任務怯生生的對老闆喊出「一斤絞肉」,只見老闆拿起一塊生肉放進機器裡按下開關,每個人都感到驚奇不已!會說很多英語單字的小朋友,站在蔬菜攤前卻分不太出青菜的種類,小隊長耐心的講解季節跟蔬果的關係,引導大家認識各種蔬菜。
▲圖2:平常多半跟家人上超市買菜的孩子,對肉品的印象都是裝在盒子內的樣貌,一進到市場站在豬肉攤前無不睜大了眼。(攝影:忻儀)
天氣炎熱、每個人汗如雨下的逛著市場,與辛勤工作的攤商做面對面的接觸,這樣的景象為每個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回到會場,志工媽媽們一邊將大家買回來的食材料理成美味的午餐,另一旁則在計算花了多少錢買菜,讓小朋友第一次「吃米知道米價」。
本會董事王南琦表示:「在地飲食文化雖不等同食安,但這是食育發展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學習。」因為與其「教育」下一代該如何惜食,倒不如邀請孩子走到現場用耳朵聽有關食物的故事、用眼睛看製造過程、用手去觸模食材的原貌,使之建立起與食物的獨特連結,讓每個人對於飲食的態度不再理所當然,進而發乎真心珍惜。
認識在地文化 讓故事永留傳
▲圖3:店家老闆面對孩子們天真的問題都笑到合不攏嘴。(攝影:忻儀)
在經過老師的帶領後,大家對塩埕文化開始有點認識,透過實際走訪店家,親身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與甘苦。店家老闆們面對這些小客人天真的提問,都笑著一一回答。最後孩子們還把這些珍貴且真實的資訊放在自己編採的刊物。
遠從香港而來的本會實習生馬文淇,在參與活動後也回想起自己在香港的生活:「這裡保留了塩埕的獨有特色,感慨的是,香港懷舊小店越來越少,街上佈滿一模一樣的商店,『本地特色』這字眼在香港早已不存在。」不知道這樣的高雄在地飲食文化還能保存多久,但我們相信只要將這樣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每個小小學員都會是大人們最棒的導覽員,同時也能將這樣的故事繼續帶給他們將來的孩子。
▲圖4:最後孩子們還把這些珍貴且真實的資訊放在自己編採的刊物。(攝影:忻儀)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