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綠生活】認識格外品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 張玉鈴

【社區綠生活】系列課程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世界各國逐漸開始關心生態環境的維護與居住品質。台灣也掀起一股「綠色」潮流。綠色生活或永續生活簡單地說就是:以使用有限的天然資源,達到某程度的永續性;依照大自然的規律,不污染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並實踐在居住、交通、能源消耗及飲食等生活方式。

    今年上半年我們在社區開設樸門農法的入門課程,邀請有興趣的社區民眾一起學習、一起種菜,實踐都市農耕,也認識更多共同關心飲食環境的朋友們。10月課程我們將加入更多生態保護及永續發展觀念,也希望邀請更多社區居民實踐「環境共生」的理念,將綠色生活模式運用在生活場域中。


10/11 認識格外品

    市場上的蔬果都能依照規格整齊排隊,等著我們消費者的挑選,可是自家種的蔬果怎麼會有大有小、有時還會歪尾裂果?是我們這些非職業農夫耕作上技術不純熟,還是另有隱情?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格外品

    臺灣約有三成的蔬果可能因為外貌無緣進到市面上!

    這些蔬果被稱作「格外品」,代表「市場規格之外的農產品」。它們可能長得太大、太小、形狀歪斜、表皮磨損、因日照不足而色澤不夠亮麗,為了不讓消費者看到太醜、太歧異的農產品,一般的農產品銷售狀況中,零售商和通路為了掌握農產品的狀況,只接受外表美觀、規格一致的產品,以方便品質的管理。

    那格外品該怎麼辦呢?有些產量較大、較有餘力的農友,能夠將農產品加工再次販售,但是仍然有許多只能讓農友賠錢賤賣、自行消化食用、甚至不作採收任其在農地腐爛非常可惜。

我很醜,可是很好吃

    格外品當中,除了部份真的不可食用之外,有些雖然保鮮期較短,但只要及時食用,也仍然相當美味;更有相當比例的格外品,在品質、口味、保鮮期與營養價值上,其實與正常品差別不大。也許因為外觀的不平整造成處理的不便,但是希望大家買菜時也可以選購格外蔬果,發展格外品更多的利用空間。

    格外品除了鮮食之外,加工也是最常見的處理方式,進不了市場的地瓜,就做成地瓜圓;過大或過小的水果,就成了果乾、果醬;蟲咬傷的蔬菜瓜果經過妥善處理則可變成菜乾、醬菜。只要用心思就可以減少台灣農產品資源的浪費。

格外南瓜蛋糕

    長得歪歪斜斜的南瓜,經過老師巧手變身為美味可口的南瓜磅蛋糕,品嘗起來一點都不輸美美的南瓜製作的蛋糕。

製作一條格外南瓜蛋糕需要:

無鹽奶油    120g

二砂糖      150g

雞蛋         3粒

南瓜        120g

低筋麵粉    150g

泡打粉        3g

製作流程:

1.將奶油打發,糖分2次放入一起攪拌均勻,後將蛋及南瓜泥(南瓜先用電鍋蒸熟搗成泥狀)分次拌入。

2.麵粉與泡打粉過篩。

3.將1與2充分拌勻,放入模型中。

4.烤箱180度烤15分鐘,轉160度續烤20分鐘即可。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