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非基改培訓】教案製作與輪講,將硬知識轉化為生活實用資訊

您在這裡

作者
周家慧/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為期一年的議題解說員培訓課程,除了增進學員對議題的認識之外,如何將議題重點轉化為可以對外解說的素材,也是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下半年課程的重點即在於教案設計與推廣,透過教案討論、實作、試講共4堂課,協助學員發展出一套可以對外推廣的教案與教材。

什麼是好的解說

非基改議題在推廣時常會遇到的困難是,很多民眾會覺得不要買就好了,對於基改的風險與影響不見得願意多了解,且基因改造涉及健康、環境、技術等多個層面,議題門檻相對較高,因此在推廣時,便需要將資訊轉換為較貼近生活的內容。

在教案製作的第一堂課,我們邀請了曾任職於裡山塾的蔡嘉恆老師來分享解說與教案製作的原理,嘉恆老師任職於裡山塾時協助開發了許多有趣的教案,運用手做豆腐來談基改便是其中之一。老師以《解說我們的襲產》一書為輔助教材,引導學員思考什麼是好的解說,以及如何設計教案。

作者Freeman Tilden對於解說的定義為:

『解說是一種教育活動,其目的在於揭露事物所隱藏的意義及其與遊客之間的關連。解說通常透過實物的使用、直接的體驗,以及各種輔助媒材,而不僅單靠提供各種知識來達成。』

好的解說包含了EROT四項特徵:

•    Theme:解說是有主旨的。主題只是解說的題材,主旨是關於這個題材,你想要傳遞的訊息。

•    Organized:解說的內容是經過組織的。組織你的解說內容,讓聽眾可以更輕易地瞭解。

•    Relevant:解說的內容是有關連性的。解說與遊客的關連性,適當的解說內容讓聽眾可以聽得懂且感興趣。

•    Enjoyable:解說的內容是有趣的。有趣的解說內容是吸引聽眾的賣點。

分組製作教案與輪講

聽完嘉恆老師分享解說原理,學員們也分組練習運用EROT模式來設計教案,練習讓教案想要傳遞的「主旨」更明確,也試著從生活面切入,設計有趣的手做活動,引起參與者的興趣。嘉恆老師也提醒大家之後成為解說員時,要隨時注意聽眾的反應,修正自己的解說,並且時時用EROT模式檢視自己的解說。

在課堂結束前,我們將今年度的教案目標對象設定在國小高年級生,學員也分成知識組與實作組,用一個月的時間來進行討論與教案製作,期間也安排兩次聚會,確認兩組的進度以及需要協助的事項,設定的教案流程如下:

教案流程

80min

適用對象

國小高年級

課程內容

第一節課

  1. 自我介紹
  2. 小活動:過去一週你有吃到黃豆或玉米的製品嗎?
  3. 簡報:什麼是基因、基改食品現況、基改食物的風險

課程內容

第二節課

  1. 動手做
  2. 小活動:無所不在的基改黃豆與玉米
  3. 分享:一起守護餐桌、校園午餐非基改

   

在教案完成後,也安排一次教案輪講,每位學員均需輪流上台演練,互相學習其他夥伴的台風與講課風格,並且給予建議。後續則規劃於11/1與南寮國小合作實習場次,學員兩人一組進班,讓大家有實地與小朋友互動的機會。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