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來發電——­自己當發電廠廠長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實習生 李娜

公民來發電——­自己當發電廠廠長

 

 

主婦聯盟基金會透過集資平臺,在台南的民宅、苗栗的農會裝設了太陽能板,建造2座太陽能公民電廠

 

 

  你有想過:你也能是發電廠廠長嗎?國外許多再生能源的發展,其實是靠民眾的力量才成功的!【生活就是發電廠】 能源教育課程最終回,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副執行長吳心萍,便在臺北NGO會館分享「公民如何參與能源轉型」的國際和本土經驗。

 

 

  心萍先是用大大的鈔票,提醒了我們「今天晚餐要買甚麼?」,意旨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有權利義務做最好的選擇,包括大眾看似較難參與的能源。而為什麼能源議題總被大眾忽視、略過呢?或許因為在網路世界中,總是有股聲音訴說著「能源就該讓專業的來」,難道只有「專家」才能對能源發表意見、才能關心插座背後連結的世界嗎?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副執行長吳心萍,【生活就是發電廠】 能源教育課程最終回,分享「公民如何參與能源轉型」的國際和本土經驗。

 

 

談犧牲的體系-有「被犧牲的人」,就有「從別人的犧牲獲得利益的人」

  大家有聽過「水俁病」嗎?心萍接著問。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外圍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和天草諸島圍起來的內海,那裡海產豐富,是漁民們賴以生存的主要漁場。水俁村是水俁灣東部的一個小鎮,有4萬多人居住,周圍的村莊還住著1萬多農民和漁民。1956年,水俁灣附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病。這種病症最初出現在貓身上,被稱為「貓舞症」。病貓步態不穩,抽搐、麻痺,甚至跳海死去,被稱為「自殺貓」。隨後不久,此地也發現了患這種病症的人,輕者口齒不清、手足麻痺、感覺障礙、視覺喪失、手足變形,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當時這種病由於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這就是在日後轟動世界的「水俁病」。直至1959年,熊本大學醫學部水俁研究班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當地「窒素株式會社」所排出的有機汞是成病來源,19321968年間有數百噸的汞被排入水俁灣。199710月,由官方所認定的受害者便高達12,615人,而當中有1,246人已死亡。

  有「被犧牲的人」,就有「從別人的犧牲獲得利益的人」,我們的便利生活,又是建立在誰的犧牲之上呢?除了付電費之外,我們其實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共同參與「能源轉型」!

 

能源轉型——丹麥小島Sifnos用公民的力量齊心推動

  接著心萍介紹【丹麥小島Sifnos】-希臘愛琴海島嶼區裡,有個還沒被眾多觀光客發掘的小島Sifnos,這座純淨又與世獨立的小島,使用的能源也是純淨且獨立的。這裡並沒有和希臘本土連結的電網、油管和天然氣管線,因此原本所有島上所需的能源,都是從本島用船運而來。

  1925年建的發電廠,是島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發電廠。小島高度依賴柴油,以供應冬天的暖氣和夏天的空調。光2013年一年,這座人口僅有2500人的小島,燃料成本就高達56百萬歐元,相當於每人要負擔2,240歐元的成本。2013年,發電廠發了16 百萬度的電力,發電成本高達38歐分/(相當於台幣14/),這樣的高昂成本則由希臘公民共同負擔。

  Sisfnos 小島有著豐沛的陽光和風,風力和太陽能成本只有 7歐分/(且不包括經濟補助),因此極有潛力發展在地的再生能源,Sifnos小島2020年的目標是21%初級能源來自再生能源;39% 電力需求來自當地再生能源;長期的目標是發展100%在地和永續的能源。而島民們,共同建立了合作社來推動能源轉型,並希望透過公民的力量實現能源自主,而且,發電的利益不再只能專屬於大企業,而是島民共用。而發電的所得利益,將拿來設立居民所需的醫療站及設備,設置廢棄物回收裝置,還有聯繫鄰裡感情。

 

也同樣是個小島的台灣,是否也能和Sifnos一樣,敢於想像自己的能源藍圖?

 

 

小屋頂也有大用處——主婦聯盟基金會在綠能上的嘗試

  台灣地處亞熱帶,日照時間長,陽光偏斜角度小,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在炎熱的夏季中午,會因使用冷氣而消耗大量電力,由太陽能產生的電力剛好有助於緩解尖峰用電負荷。

  2016年,主婦聯盟基金會建造了2座太陽能公民電廠,我們透過集資平臺,在台南的民宅,及苗栗的農會屋頂上裝設了太陽能板,在擔仔一號及油桐三號分別購買了20片及10片太陽能板, 而這兩座電廠表現如何呢? 

 

台南「擔仔一號」(11.44 kWp)105/12/01掛錶日至107/10/25止,共發了29,162度電;

苗栗「油桐三號」(19.975 kWp)104/11/11掛錶日至107/10/25止,共發了83,153度電。

 

  此外,我們還催生了台灣的第一個以生產綠能為主的「台灣綠主張綠電生產合作社」,而合作社和前述集資平臺的不同之處,在於集資平臺利用透明性、低門檻打開更多公眾參與的空間;而合作社的精神在於民主及參與,也因此專案及合作社的發展必須由社員共同決策。

 

 

讓市民成爲推動轉型的助力

  2017比利時的Kuurne市政府希望能透過民間夥伴的合作透過共用公有屋頂上的太陽能板讓更多市民可以一起來投資。透過和能源合作社Beauvent的合作現在合作社將開發500 kWp的專案而且市政府也可以省下每年5~1萬歐的費用現在市政府正積極推動集資計畫。

  德國的 Odenwald 把再生能源設的部分營用來經營「能源之家」能源之家前身是做啤酒廠現在則是行政中心裡面雇用了能源顧問、建築師、工匠、房地產借貸人、這些專家的工作負責回答市民們各種各樣與能源相關的問題也協助執行。讓市民參與,能夠給地方帶來更多經濟利益,市民和社區可以獲得20年的穩定收益投注在社區公共事務發展上。同時,市府也可以贏得市民的參與、投入及支持。地方的能源治理,是和公民合作,而不是幫助市民。讓民眾成為能源轉型的動力,我們不只是電力的消費者,還可以做電力的生產者。

 

 

節電,是最好的發電!

  課程最後,來參加課程的學員們也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經驗。

  • 全場年紀最小的學員說,我們的飯都有吃光光,沒有剩食,我們還會隨手關燈,自己帶水壺。
  • 一位媽媽也分享了她的經驗,家裏更換了LED燈,幫室內做好通風,待在舒適的家裏,心情好也是一種節電。
     
  • 另一位學員分享,在聽完冰箱整理課程後,回家好好審視了自己的冰箱,裏面確實有很多捨不得丟掉但是已經過期的東西。建議大家回去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冰箱,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東西,因爲捨不得丟掉而無形之中浪費了能源。
     
  • 一位住在公寓頂樓的媽咪,在屋頂種滿了綠植和耐旱蔬菜,幫助房間降溫,減少冷氣使用,屋頂綠化後電費都降低了很多。

 

沒錯我們都是生活能源的主管,改變生活習慣,自主發電、節碳減排就是最好的創能!

 

延伸閱讀:

  公民/社區電廠—大家都在問的3個問題

「 公民/社區電廠 」的3個好處

縣市政府 X 公民 = 無限可能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