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管理你我他|【專業植人】 座談會活動報導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長期關注農業環境安全,2021年與農委會防檢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四所大學植物教學醫院合作,規畫辦理【專業植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與溝通座談會,希望能在推動植醫立法上有所助益。一共辦理4場座談會,分別與臺灣大學、嘉義大學、中興大學與屏東科技大學共同辦理。每場座談會均有安排專題演講,讓民眾了解植物醫師的制度,及認識現有農藥管理法規及政策,共同思索友善農耕、安全用藥、農藥減量等議題,期待藉由公私協力、政策及法令的推行,提升專業田間有害生物綜合管理技術、提高農產質與量、保障農民健康、維護環境永續發展。


座談會四場均有邀請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植物防疫組農藥管理科洪裕堂科長,請洪科長說明台灣農藥管理的現況,以及說明農藥購買實名制政策目的及效益。洪科長將主題訂為「農藥管理你我他」,「我」代表政府,「他」是指農藥生產業者、農藥販賣業者,「你」則表示聽眾,也就是農藥使用者與消費者。

對於農藥管理工作,政府透過農藥管理法與相關子法,明訂工作任務及相關管理權責,從生產到販售,甚至是農藥包裝都有相關規則。農藥管理法第一則為立法旨意,內容為「為保護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防除有害生物,防止農藥危害,加強農藥管理,健全農藥產業發展,並增進農產品安全,特制定本法。」可見農藥應用,也是要考量農業與環境的永續發展性,並非要使農藥作為農業田間管理的主要手段,而是在考量農藥的可能風險後,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農藥生產業者、農藥販賣業者需要嚴格遵守政府訂定的農藥管理相關規範,如有發現違法之事,都鼓勵民眾檢舉。洪科長介紹「農藥標示管理辦法」,說明合格之農藥包裝必須有的標示,如果發現市售農藥有任何缺漏,均可檢舉回報。「農藥管理人員訓練及管理辦法」則介紹相關資格認定,以及說明目前農藥管理人員資格訓練學歷趨勢,早年高中職約佔三成,近幾年則半數以上為學士身分。

關於農藥購買登記相關規範,洪科長說明原本農藥管理法第29條就有規範販售時,需要備置簿冊登記購買者姓名、住址、年齡、聯絡方式、購買農藥之名稱及數量等資料,並詢問購買者之用途,並將資料保存3年。而在2021年7月公告實施的農藥購買實名制,則是配合農藥管理法第35條農藥產銷資料定期陳報規定,透過增加登記購買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統一編號,加上POS系統及農藥銷售管理資訊網的串聯,讓陳報更確實。此政策能透過資材購買紀錄,找到真正需要補助資格的農民,還能串連部分拍賣場的農藥殘留檢驗措施,保障農民權益與確保農產品安全;此外,透過POS系統的導入,也能讓農民更方便獲得購買證明與用藥範圍與使用說明等資訊。防檢局運用宣傳短片、海報與辦理說明會等方式來宣導「農藥購買實名制」,目前統計2021年9月份農藥購買,其中POS系統陳報身分證率約77%,農會販售點陳報身分證字號率已達98%。

農藥使用者除了購買時需要配合「農藥購買實名制」之外,最重要的是「應按農藥標示記載之使用方法及其範圍施藥」,要詳讀農藥包裝上所述之內容,違反者,可處以1萬5千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使用完後,農藥容器也應確實回收,不可隨意丟棄。同時,洪科長也呼籲不要在網上亂買農藥,除了品質參差、使用方法無法依循,且政府也無法評估那些藥對於使用者、消費者以及生態環境造成什麼風險。

消費者面對的農藥問題,其中「不實報導或假新聞」是民眾最常遇到的,洪科長認為在分享任何資訊前都應該要確實查證,不要人云亦云,如有疑問都可以向防檢局諮詢。另外,新聞媒體遇到「農藥超標」相關事件,常常大肆報導,導致消費信心大跌,但是洪科長提醒民眾,「超標 ≠ 中毒,標準是用來作為行政裁罰之依據」,而農藥殘留標準、相關劑量的訂定均有嚴謹的科學實驗,不要因為媒體過度渲染,而造成恐慌。

最後,洪科長分享目前植物植物醫療師法的草案架構,說明植物醫療師執行業務、植物診療機構管理的內容,未來要達到農藥十年減半政策的目標,有賴於專業的植物醫師制度配合,結合農會、產銷班或合作社等地方團體共同把關農業生產,降低消費者食安疑慮,達到「農業三保」——植物保護、健康保護及環境保護的目標。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