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操作|【專業植人】 座談會報導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長期關注農業環境安全,2021年與農委會防檢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四所大學植物教學醫院合作,規畫辦理【專業植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與溝通座談會,希望能在推動植醫立法上有所助益。一共辦理4場座談會,分別與臺灣大學、嘉義大學、中興大學與屏東科技大學共同辦理。每場座談會均有安排專題演講,讓民眾了解植物醫師的制度,及認識現有農藥管理法規及政策,共同思索友善農耕、安全用藥、農藥減量等議題,期待藉由公私協力、政策及法令的推行,提升專業田間有害生物綜合管理技術、提高農產質與量、保障農民健康、維護環境永續發展。


座談會邀請永續善農獎評選委員也曾是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研究員的楊秀珠博士,在中興大學及嘉義大學場次的座談會中來介紹「作物有害生物整合管理(IPM)操作」,希望能帶來綜合管理機制取代一味依賴農藥的耕作方式,讓農民或是植物醫師對於作物病蟲害防治有更多元的想像。作物防治大概會有以下3個步驟:

1、預防:害物入侵作物前的管理措施,若能在此階段就事先妥善處理,讓害物不會發生或輕微發生。

2、治療:害物入侵後的管理措施,這階段就是病蟲害發生後將害物消除或降低危害。

3、防治:預防+治療,將害物趕盡殺絕,以減少作物之損失。

而今天要分享的害物整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目標為的主要目標為改善農民完全依賴農藥的防治方法,減少農藥殘留對農產品的食安問題,也能減輕對環境的衝擊,讓消費者重拾信心。

害物整合管理簡稱為IPM。Integrated 評估、協調與整合。適度調整各類資源的 應用使其發揮最大效益。Pest 1965年由昆蟲學者首創早期針對害蟲。之後擴展為凡是對作物有害的生物包括病、蟲、草、鼠害及其他有害生物。Management :管理。控制 害物族群,使其低於可被接受之經濟危害水準之下,即維持共生狀況。

簡而言之,就是以有效的管理替代趕盡殺絕。施行這樣的管理制度,需要耗費農民許多管理時間,但是能達到友善與永續農業生產並提高農民收益,這也是目前農委會推動永續善農獎的重要工作。

農業生產既然稱為「農業」,就是生產中必須要以獲利為原則,因此,農友需要考慮的就是生產與產值,這是要施行各種綜合防治需要考量的問題。經濟限界中必須考量災害發生施行防治工項後是否符合生產成本,所以農友必須自我評估:(1)經濟因素:產值產量與價格、防治成本工資、資材成本等;(2)生態因素:害物種類、主要害物或次要害物;常態性或偶發性害物害物密度、為害方式、為害程度為害時期除草、施肥、灌溉等;(3)其他因素:防治成效、栽培者對經濟損失的忍受度。

防治時機最好由栽培者自行依現場狀決定是否真的需要施用化學藥劑防治。提供農有可以參考經濟危害水平 (economic injury level, EIL):(1)以害物臨界密度定義;(2)運用時是以害物數量引起作物產量或產值損失為主並包含防治費用;(3)當害物密度到達一臨界值時 所投入的防治成本已無法減輕作物的損失亦即無利潤可言。

我們在輔導農友時,也不能一味要求友善耕作而忽略農友的獲利空間,要適時地站在農民立場考量,不然學者眼中再好的管理方式,不能達到生產、生活、生態共榮共存,也是空談。最合適的IPM管理需要符合以下幾點:

1、在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下,以有效管理代替趕盡殺絕。

2、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前題下,抱持包容的態度,儘量利用自然的防治措施,並藉技術整合促使資材整合,有效管理害物,維持或降低害物族群。

3、以較少的資源投入,產生較大的附加價值。

4、在不影響或增加生產者經濟效益前提下,建立對人類健康與環境友善的多元化的田間害物管理策略,同時獲得顯著的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最後提醒農友,農業生產就如同投資理財一般,種植一定有風險,生產有賺有培,種植前要詳讀管理指引,但是,仍需要依照作物別、氣候等環境因子做適當調整,因此,我在這裡呼籲:植物醫師一定要學習並能善用IPM管理知識。希望未來的植物醫師會是農友生產的好夥伴,除了減少農友在病蟲害的損失外,能在一開始就提供整體的種植管理諮詢,以達到最佳獲利。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