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來發電:認識公民電廠】線上講堂活動報導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本會資深主任心萍應荒野保護協會邀請,分享她長期推動公民電廠的核心價值與實踐經驗。雖然僅開放線上座談,但有近150人同時上線參與,可見有許許多多的夥伴,都努力地想找到對抗氣候變遷的實踐方法。

為什麼要談公民電廠?

氣候變遷是誰的事情?曾經有學生開玩笑說是北極熊的事,如果認真的問,多數人會贊同是大家的事情,但很少有人說的出來,氣候變遷的實際影響到底對自己有什麼影響?

談氣候變遷就會談到能源,而讓每個人能參與能源,就是讓大家可以從行動反轉氣候變遷的最好方式。從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三接公投,能源議題也越來越常出現在公共政策的討論上。但民眾對於能源的認知與現況普遍有落差,這造成民眾跟政府能源轉型目標的隔閡,公民不清楚自己能夠參與其中,也無法對淨零目標產生認同感。

攤開數據來看,台灣其實屬於氣候變遷的高風險國家,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的災害。同時台灣也是人均用電跟人均碳排的領先國,光是每戶人家都有的熱水瓶,24小時不斷電的狀況下,就耗掉1/3座核電廠所能產生的電力。在高度的能源消耗下,卻有超過95%以上的能源依賴進口,要如何發展自主獨立的低碳再生能源,同時在發展時兼顧土地利用與利害關係人的平衡?公民電廠就是其中一個回應的方法。

公民電廠是什麼?

借鑒國外的經驗,心萍分享了希臘小島 Sifnos 為了擺脫高度依賴昂貴的石化燃料,運用公民集資、成立合作社,與歐洲最大的能源合作社聯合會REScoop串聯,發展再生能源進而降低能源成本的例子(可參考影片),在談光電時,時常會談到的良田種電爭議,在日本千葉,也有運用光電扶助農村,共榮共好的案例。回到台灣,屏東的達順農場,也在農業博士的幫助下,配合適當的作物,設計出不影響農作、具有可回復性,甚至還能擋風、保護作物的光電系統。

這些案例的共通點,都是在地的公民發起,共同發想,才能發展出貼近地方的需求的再生能源系統,這也是公民電廠重視的精神。

心萍也舉出德國的例子。雖然多數報導都會提到德國能源轉型後,電價高漲的情況,但卻很少有報導提到,德國透過高比例的公民參與,將再生能源的收益與好處留在社區,為在地提供發展的基礎。

公民電廠與社區的共榮

公民電廠發起的緣由往往與在地居民想要「改變」的心情有關。如日本世田谷居民反對原有的商業區規劃計畫,因而想要運用光電活化在地的信仰中心,將共同記憶與發展的果實保存於在地。或是想要振興農村,便集資打造小型風機,還運用風機做為當地的品牌符號。台灣也有相關的案例,像是信義新城,就是處理社區長久難解的漏水開始,共同想讓社區變好,最終便連結到運用公民電廠的形式,為社區創造更永續的基礎。

而這些電廠帶來的收益,也因為這些公民共同參與的性質,更加確實的為在地創造利益,也創造更多「公益」。如英國有用運用小水力扶助能源貧窮的案例,或是日本在養老院上面打造光電,停電時可優先供電給老人家的維生器材。在台灣也有不少公益案場,這次邀請心萍演講的荒野保護協會,也運用社會公益的投入,為地方部落打造能夠儲能的光電系統,減輕當地課後照顧中心的電費壓力,也為部落提供風災時的緊急電力。

如何參與公民電廠?

如果想要參與、或去發起公民電廠,要怎麼做呢?心萍列舉了幾種形式給聽眾們參考:

合作社:在一人一票,票票等值,並且講求共識的理念下,合作社與公民電廠的公眾性相當契合。台灣的能源合作社正在蓬勃發展,如由本會與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共同催生的綠主張合作社、由蘆荻社大能源課程所召喚的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或是金門的再生能源社區合作社等。

這些合作社的發起,帶著主動參與及學習的精神,投入再生能源的生產。曾有合作社的社員說,這些投入不是想要回本,而是付出微薄的學費去學習二十年(因太陽光電躉售契約為二十年)。這些以環境為初心,抱持學習心態的投入,也確實打造了不少公民電廠。

集資平台:集資平台靠著媒合適合的屋頂,以及有意願但沒空間的民眾,快速的打造出許多小型的案場。例如陽光伏特家,提供清晰方便的網路平台,民眾只要付出小額的費用,就能認購板子成為廠長,並享有二十年的售電收益。同時,陽光伏特家也投入不少公益案廠的建置,讓民眾的捐款可以用發電的方式呈現,放大公益的效果。

不過集資平台有許多種,不一定每一個都會投入公益,相對起來在地參與的成分較少,但投資在光電上,仍可以為減碳電力貢獻一份力量。

在自己的社區發動:有許多社區主動發起公民電廠,除了前面提到的信義新城外,大林鎮的明華社區則是大家族主導,從社區節電運動開始進一步到社區發電;而台西村因為深受台塑的空污之苦,期待用綠能為社區轉型,2018年也獲得經濟部「推動民間團體於偏遠地區設置綠能發電設備示範補助作業要點」的補助;而位於台東的新香蘭部落,則是在部落內的小米工作坊上設置3KW的太陽能公益案場,降低了工作坊的用電支出,也為地方小米文化保存提供助力。

心萍也分享了經濟部以及台北市政府對公民電廠的補助計畫,希望每一位有志之士,都可以嘗試申請,共同打造公民電廠。

主婦聯盟的公民電廠倡議

關注本會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我們在關渡國中的屋頂,集合附近居民的力量,找到24位廠長,共同打造了「干豆好」公民電廠。

干豆好電廠除了在2021年發了約2萬4千度的低碳電力之外,我們所收到的電費,也幾乎全數投入了關渡國中的能源教育,並與老師共同設計一學期的能源課程,這是一般商業案場難以給予的陪伴。

心萍提到,當初推動干豆好案場,也是因為看到想在台北蓋屋頂光電,其實有非常多的障礙。如公寓大廈需要取得絕大多數人同意,即便光電本身不影響居民生活;或是有太多違建無法建造,又或密集的都市中,許多建物會被附近大樓擋住陽光,不利發電。公有屋頂可以避免前兩項問題,但公有屋頂往往受限於行政障礙,難以與市民共享。

京都的公有屋頂雖然同時開放系統商與公民投標,但會給予市民團體們優惠權,因為京都市政府認為,公有屋頂是市民共有的,本就該與市民同享。而本會歷經2018的記者會倡議,加上與北投地區的居民凝聚共識,與台北市產發局密切討論,終於在2020年打造出第一座由公民團體為主體營運、第一座在公有屋頂上的公民電廠。(可參考我們的影片)

太陽能的迷思與聽眾關心的問題

在演講的過程中,聽眾陸陸續續有提出一些問題,一部分是關於光電本身,例如:太陽光電製程及回收的污染、會不會反光等。一部分則提到光電的應用與效益,例如:營農光電的消耗會不會比較快、也提出綠屋頂跟光電屋頂的比較、太陽光電的減碳效益、北部是否能發電等。

營農光電以及綠屋頂的問題,還需要更多研究經驗才能有明確的計算方式。但目前已經有不少影片與文獻解釋太陽光電的製程與污染問題,比起早期可能有的亂象,現在不論是製程或是回收,都已有大幅度的改善。從生命週期來看,太陽能碳排平均一度電32克,而台灣平均一度電平均約502克,是相對低碳很多的能源選擇;而太陽能板普遍用清水洗,並不會污染到土地;從我們干豆好的經驗來看,北部其實也能夠發出不錯的電量,而太陽能板因為要吸收陽光,其設計也不太會有反光的問題。同時太陽能也不斷地隨著技術進度,變得更加便宜,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發電裝置,其跟隨著太陽發電的特性,正好也適合台灣白天中午與夏天為尖峰用電的特性。

百年一遇到十年一遇:德州大寒害的啟示

演講的最後,心萍以去年(2021)德州的大寒害為例,說明在地的電網發展以及認真面對氣候變遷的重要。德州在2011年也遇過大寒害導致電力系統崩潰,當時的專家們就已經建議德州應該加強供電設備應該做防寒處理。但或許是因為覺得這樣的寒害「百年一遇」,讓當地政府存在僥倖心態,一直沒有去做改善。導致10年後,發生更嚴重的寒害,停擺了整體的供電系統,造成很多人受凍傷亡。

從百年一遇到十年一遇,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人類只能加緊角度面對,除了盡力減緩之外,發展多元、分散式的供電系統,才能在未來面對氣候變遷保有彈性。

最後,即使上面的作法都需要時間跟資源投入,相對難度比較高,但每個人都可以簡單的做到一件事情:節約能源跟愛惜資源。節電就是最好的發電,不論是隨手關電源或是減少食物浪費,都能確確實實的減少碳排,為氣候變遷的減緩付出心力!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