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公民 永續台灣】新食代綠色飲食生活圈宣言
您在這裡
味覺公民 永續台灣
新食代綠色飲食生活圈宣言
《食農教育法》終於在今年4月三讀通過,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相信,「食農教育」是連結人、農業、環境的重要關鍵,更能提升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食農教育要達成系統性的改變,必須將在地農業生產、飲食產業、教育現場視為「生活圈」,將生活圈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串連成完整的網絡,形成「綠色飲食生活圈」,從而解決當代從產地到餐桌所面臨的問題,建構符合全球永續精神的產業發展與政策治理模式。
面對食農教育的下一個十年,我們推動以綠色飲食實踐永續生產與消費,並提出「新食代綠色飲食生活圈宣言」如下:
-
建構區域永續食農體系,增加城鄉韌性。
重視食農體系網絡中的各種角色,透過家庭、學校、社區、通路、生產者、消費者、餐飲業者、企業、非營利組織、公部門等協力合作,提升永續、低碳飲食的消費意識,帶動糧食生產、消費模式的改變與進化,進而創造區域自足經濟體系,藉以打造氣候變遷現況下,更有韌性、更具抗災能力的城鄉發展模式。
-
重視傳統智慧,結合適當科技與創新,創造飲食資源循環的永續典範
傳統生活智慧內存有人們環境調適的能量,不該被遺忘,應以當代永續價值重新詮譯,藉由創新以再生新活力,活化食農文化多樣性。並結合適當科技,進一步提升台灣生態系統服務能力,增進在地生態系統能量,發展多元新興的自然解方,促進生態多樣性,以因應農業生產與糧食供應鏈風險,實踐具有永續性的低碳飲食生活。
-
養成味覺公民,實踐永續飲食行動
家鄉的味道承載了台灣的四季更迭與在地風土的情感記憶,應積極推動味覺教育,建立台灣飲食文化自信,促進綠色公平產消等公民行動。提升運用在地食材的素養,再現氣候、環境、生活交織的豐厚底蘊,共同成就由天、地、人的所滋養的台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