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學習者為主體的12年國教(上)

您在這裡

作者
林羨/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志工

編按:陳松根老師經常勇於臧否教育時政,為文、講演,啟發人心。10月19日他以「談以學習者為主體的12年國教」為題演講,希望即將推展的12年國教能真正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長才。本會教委會成員林羨特為讀者摘要整理如下: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僅止於知識的傳承與追求,絕對不是真正的教育。用一個簡單例子與大家分享科學與哲學的精神:在一個炎炎夏日,當大家齊坐一堂,在每個人的面前,如果能夠再擺上一盤冰冰涼涼的西瓜,是不是很棒!這時候,你相信大家吃的西瓜都很好吃嗎?如果你面前的西瓜並不好吃,你該怎麼辦?有的大學生很直接地回答:「西瓜如果不好吃,就不要吃呀!」這是一般人的簡單想法。
 
但是,對一個知識份子而言,其思惟不應該也不能只停在「不好吃,就不要吃」的層次。因為,一個知識份子的培植,相對的,在其整個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國家已經付出很可觀的資源。學了那麼多的知識,應該要有一種科學的精神,從根本開始研究,可以嘗試西瓜的品種改良,如同家裡的電鍋一開始煮飯,整間房子都香噴噴的,就是因為前人願意投注心力,改良稻米的品種,現在大家才能夠享受科學的成果。
 
改良西瓜才是一個知識份子應該要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不好吃,就不要吃」的這種態度。整個社會對於知識份子有一份期許:聰明是其人間的責任。秉持著科學的精神,進行西瓜品種的改良,改良成功了,大家才能夠吃到香甜的西瓜。科學談到這裡,必須強調:科學離不開自然的因果法則,如是因、如是果。
 
因此,在談「十二年國教」之前,我們必須先思考:為什麼要推動「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的主張
 
「九年國教」、「十二年國教」,有何不同?如何把上位階的很多問題脈絡想清楚?當這些問題無法釐清的時候,「九年國教」、「十二年國教」只是一個形式不同而已。我們必須先思考「十二年國教」背後的教育意涵。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很快,每一天,要做的、要學的非常多,而消化所做、所學的時間又非常有限,大部份的時間總是在重覆而緊湊的生活中度過。反觀我自己的成長過程,在十多年前,雪山隧道尚未開通,家住宜蘭的我,每次到台北開會,都是自行開車走北宜公路,因為路不好走、車開得慢,一趟車程需要二小時的時間。這一路,反而意外地變成了自我成長的最佳機會。一路上,我開始整理自己的經驗,思考著:我遇到的狀況是什麼?我該如何解讀這件事?問題如何定義?什麼方法可以導致最好的結果?任何一個決定,一定會造成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害。所以,在做出決定之前,都需要考量幾個面向:
  • 這一個決定,所造成的受益的人比較多?還是受害的人比較多?
  • 這一個決定,所造成的受益時間比較長?還是受害時間比較長?
  • 這一個決定,所造成的受害者雖然很少,但是,受害者之中有沒有關鍵人物?如果有,發生局面大逆轉的可能性也會有。
  • 這一個決定,受到衝擊的人順位如何?可行性如何?執行切入點在哪裡?
這些才是人類應該要學習的重要內容。當我們整個教育還停留在紙筆考試的層次,這真的是一件很荒謬的事。
 
即使是路邊一株小草、一朵小花,它都能夠順著陽光成長,孩子們當然也會朝著光明地適性成長,如果我們能夠給孩子一個肯定與開放的生命,而不是給孩子一個單一、枯燥的被宰制的空間,那麼孩子們依著本能,就能夠向上與向善。
 
為什麼人類不向上?為什麼人類不向善?就是因為其生命被宰制了。而整個考試制度就是一種宰制。
 
人類的多元智慧有八項,包括:語文、數理、音樂、生態、體能、內省、人際關係與空間美學。但是,在過去的五十年,我們的教育只著重語文的智慧與數理的智慧,其他項都只是扮演填充物的配角角色。如果你的潛能,屬於音樂、體能或其他,直接向上發展的管道並沒有舖設,並且,這一方面的師資、經費等資源均非常有限。這是,台灣人不願意見到的教育真相。
 
由於基測的存在,多元的智慧發展到了國中通通走了樣。過去的聯考,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結果卻來了一個基測!文明的國家一定都有教育的監測機制,不是為了篩選人才,而是為了教育品質把關。然而,台灣的大人們卻把「監測的機制」當成「篩選的工具」。
 
基測是基本學力測驗,考題設計定位在中間偏易,希望孩子先夠擁有基本的知識與能力,再選擇自己發展的路。「基測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很清楚,而整個社會卻不清不楚。那麼,為什麼教育部不能把它說清楚呢?只因為我們這一代的人,創造一個荒謬的遊戲,孩子卻被困在體制裡。人類向上發展、競爭是無法迴避的,但是,被限制在單一屬性裡的競爭卻是不公平的競爭。(下期待續)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2期會訊(2010.12.1)

 

環教資訊類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