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資訊

您在這裡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國產黃豆與硬質玉米生產現況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26)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國產黃豆與硬質玉米生產現況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26)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不逞強的減塑運動 | 文:主婦聯盟基金會南辦專員蔡宛臻: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25)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不逞強的減塑運動 | 文:主婦聯盟基金會南辦專員蔡宛臻: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25)

    大學生自煮這一週沒有開火,回到校園的黑板教室與同學討論減塑議題,減少塑膠,也與飲食有關嗎?沒錯!如果自煮能力提高就有減少外食的可能,而大學生最常使用外帶食物容器就是塑膠,這次邀請到主婦聯盟基金會講師林靜麗與大學生分享減塑運動與外帶食器安全。 不逞強才走得久...(閱讀全文)

低碳飲食在台大2:食物和能源不浪費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低碳飲食在台大2:食物和能源不浪費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雖然台大校方很怕學生用火烹煮,但台大裡卻有一個頗具知名度的社團——美食烹飪社,他們的社團辦公室竟然是全校少數可以合法「開火」的地方,吸引不少對烹飪有興趣的台大,甚至是北教大的同學參加。我們很高興透過台大學生會永續部接觸到這個特別的社團,讓我們有機會跟更多大學生分享低碳飲食的重要性。經過多次討論後...(閱讀全文)

低碳飲食在台大:認識農夫和米食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低碳飲食在台大:認識農夫和米食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跟朋友聊到自己的工作,大家總是很羨慕我們辦公室在位「美食林立」的公館商圈。可是,5月份一場跟台大學生的討論會中,我們卻發現台大學生認為這些「美食」是看多於吃。有時想清淡吃一頓家常菜,卻找不到合適的餐廳;而校內嚴禁烹煮的規定,更讓動手為自己煮成為不能公開張揚的事,...(閱讀全文)

脫離電網自給自足 西澳鄉村能源更便宜穩定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22)

脫離電網自給自足 西澳鄉村能源更便宜穩定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22)

能源轉型的過程當中,很大一部份就是要打破我們過去對傳統能源的想像限制,社區自己的電自己發,有沒有可能比向電力公司購電更便宜?西澳的偏鄉地區雷文斯索普(Ravensthorpe)跟電力公司西澳電力公司 Western Power最近做了一項實驗,發現脫離電網之後電力自給自足,反而讓能源更便宜、...(閱讀全文)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生產非基改飼料的困難與挑戰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9)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生產非基改飼料的困難與挑戰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9)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藍海策略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結合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8)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藍海策略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結合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8)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愛的便當 | 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17)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愛的便當 | 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17)

  (圖:愛的便當。) 中山大學社會系自煮課程後一次實作,由本會志工講師王巧溱帶領同學製作『自煮便當』,並且在實做之前,先與同學分享外食的便利與風險。 巧溱老師以彰化老農的話來總結目前台灣飲食的現狀:「50年代用嘴巴吃、80年代用眼睛吃、21世紀用頭腦吃」。這意味著台灣的飲食從過去單純吃下肚,...(閱讀全文)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路遙知馬力-推廣非基改飼料之路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路遙知馬力-推廣非基改飼料之路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主婦的非基改餐桌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主婦的非基改餐桌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