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之旅:工研院-永續的環境發展之路

您在這裡

圖文/南部辦公室專員 忻儀

本會為了解台灣目前永續環境技術發展狀況,日前參訪新竹工研院綠能所,並與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胡耀祖團隊座談;身為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成立四十多年來產出甚為豐碩,從扶植中小企業、傳產到公益活動不遺餘力,堪稱為台積電、聯電等大廠的搖籃。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企業傳播組馬靜懿為我們導覽這幾年在國際間大放異彩的相關技術,已有部分應用在業界並有相當出色的表現:

可高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技術

工研院致力於各項尖端產品的研發,像是跟史丹佛大學共同研發穩定度更高的鋁離子電池,一分鐘快速充飽電力,可充電一萬次,壽命可達十年之久,未來將可取代鉛酸電池,運用在大型廚能裝置、輕型電動機車,甚至是手機上。

OLED表面電漿耦合增益技術

OLED利用有機發光二極體,因取代三原色中教義損耗的藍色而延長使用壽命20倍;可應用在火場中的照明設備「流體驅動聚集照明」,結合噴水水柱、發電馬達及儲電鋰電池,協助消防員可以用水柱前端的照明功能協助找傷者,目前台南已有單位開始使用。

奈米纖維濾模

為解決未來水資源不足現象,如何重複再生使用水成了發展重點,「奈米纖維濾模」可過濾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達99%,可應用在海水淡化、污水處理上(非飲用水)。

磁能優化綠色電機

在節能照明部份,「磁能優化綠色電機」獲得2013年R&D獎,一顆10瓦的LED照明度可等同於60瓦的白熾燈泡,薄型馬達減少重量10-30%,因此負載降低,效率可再提升1.5%,可運用在升降椅、汽機車、家庭用品上。

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

「碳捕捉」技術目前與花蓮台泥合作,顛覆傳統水泥產業的做法,可捕捉到94%CO2,不但減排減耗,還能利用CO2養微藻,做成面膜產品販售。


會後座談

參訪後的座談中,由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李麗玲博士解說節能照明的發展進度,除了LED可由目前的100流明提升到200流明之外,可望日後可推出平板燈,透過智慧控制系統,按照作息、根據場所做出人性化的照明調整。目前LED替代T5螢光燈可節能40%以上,預定2016年汰換水銀路燈,每年將可節省9億多度電。

「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產業發展推動組」傅孟臺副組長在報告中指出,傳統省電燈泡市場逐年萎縮,安定器內藏式螢光燈泡已非主流商品,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廠商並沒有打算對此研發更高效能之產品。

家電節能補助雖有吸引力,但多數國人仍抱著堪用就不換的心態,造成汰換最大的阻礙,其他從公部門、企業著手的節能推廣與電器汰換則有顯著成績。節電的整體成效看來,去年與103年度相較之下,有14個城市在推動機關、民生部門觀念與行為之改變上已有顯著成效,18個縣市的整體用電成長率為-1.00%(減少6億多度)。

101年度第一波節能補助成效12級冷氣機、電冰箱、節能標章洗衣機超過34萬台,銷售額約95億元,在使用年限內可節電10.8億度,102年在能效1-2級的瓦斯爐、瓦斯熱水器補助了126千多台,可節省10萬多立方公尺的天然氣。

針對本會資深專員林雅惠詢問「陽光屋頂百萬計畫」的推行狀況,工研院綠能所副組長林福銘回應,雖然表定定2030年透過此計畫希望能達到8700MW的目標,但目前只有公部門有儲電系統,家戶安裝限制過多、受限合法建物太少、容積率不足,造成小屋頂推動上的障礙,但開放違建就地合法又有各種隱憂,未來亟待金融業的挹注才能有效成長。

發佈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