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監測輻射你我他

311福島核災後,許多人開始在意住家周遭的輻射問題 但是要如何防患未然,自我監測生活中的輻射量呢? 關心生活的核能與輻射安全,一向是主婦聯盟關注的重點 我們特別邀請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老師 與我們共同分享他多年在台灣長期監測輻射屋,以及日本福島訪查的經驗 林老師在監測輻射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除了請林老師與我們經驗分享以外 林老師也會建議一般民眾若想自行監測環境中的輻射 該如何去選擇適合的輻射儀器 歡迎關心的朋友們一起來參加講座~ 主題:認識生活中的輻射 時間:2011/10/14(五)上午10:00-12:00 地點:主婦聯盟基金會辦公室(台北市汀州路三段160巷4號5樓之1)

硝酸鹽解說員培訓(台中)

台中分會於9月份開始辦理硝酸鹽解說員培訓工作閱讀全文

農民種源保育教育事件簿

本會2011年於各地舉辦「農民種源保育教育推廣講習」活動,和各地農友、研究人員與關心農業議題民眾分享並共同討論關於種子保存的重要議題。其實台灣已有許多團體在進行保種工作,包括農業改良場、亞洲蔬菜中心、國家種源庫等公部門,關心農業的民間組織和許多小農,不論是原本從事耕種或因興趣新加入的農友,透過更多人的實踐,將使台灣的保種工作扎根更深更廣。

「綠食育 讓孩子健康長大」歡迎至Yahoo!奇摩公益線上捐款

支持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朋友,現在有更方便的捐款管道了! 即日起,可透過Yahoo!奇摩公益平台以信用卡線上捐款給主婦聯盟,讓我們一起落實深耕親子飲食教育,共同實踐綠色食育生活。請一同協助捐款支持我們的工作。閱讀全文

「母親的恐懼──看不見的核輻射」Yahoo!奇摩公益線上捐款起跑

現在起可透過Yahoo!奇摩公益平台線上信用卡捐款給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了!我們將持續蒐集有關核子事故應變等相關資料、培訓宣導防核災教育志工、辦理講座、編印文宣、推動社區演習等方式逐步推廣核災保命教育。期待您捐款協助我們共同推動建立安全無虞的「非核家園」。閱讀全文

核電廠,不要在我家後院!

核電廠不要在我家後院,或許也應該是我們的選項。Not In My Back Yard(NIMBY), 不要在我家後院,也就是「鄰避效應」。趨吉避凶,或許是人的天性,尋求安全安居的福地。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座核電廠,你「應該」要關心核電廠;如果有兩座,你「一定」要關心;如果有三座,你「絕對」要關心。閱讀全文

「秀出我的綠背包」初選50件作品出爐了,快到FB按下你的讚吧!!!

票選時間 2011/10/1~10/10 網路票選(30%) 專家評選(70%)閱讀全文

打破核安神話

「為了孩子,不要核子」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一貫的主張,鄰國日本爆發311福島核災也再次打破核安神話,看不見也摸不見的核輻射,為日本居民帶來無限的恐懼,而這場災難對擁有四座核電廠的台灣帶來甚麼樣的啟示、省思與警惕?台灣如何從中學習保命之道。 這些疑問加強主婦聯盟提醒國人重視節能拒絕核電的決心,因此邀請前環保署長、素有「反核教父」之稱的林俊義老師演講,自8月31日起一連三週於洪健全文教基金會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多年來關注核能議題的寶貴資訊與心得,期待讓更多人從過往核災中學習及認識核能風險。更重要的是從生態倫理的角度,提升人文素養,不再掉入科技迷失中。 第一場 ─「核電令人恐懼」...閱讀全文

反對專利修法保護植物研發

專利制度被不當利用來控制我們的農民、育種工作與食物;不過目前反生命專利已成國際趨勢。歐洲的NGO團體「種子不要專利聯盟(No Patents on Seeds)」發起活動,將於10月26日到歐洲專利局(EPO)門前抗爭,要求不可以對動物、植物、遺傳資源等生命以及食物授予專利權。該聯盟也號召全球人士上網簽名支持(註1)。 種子專利 農民受箝制 跨國公司在美國挾其龐大專利權,壟斷種子產業;農民因別無他家種子公司的選擇,因此任由宰割。農民必須每年購買新種子,而種子的售價為過去的兩倍;農民若自行留種會被視為侵權。美國農民被控侵權的案件到2007年為止共112件,農民被判罰鍰累積金額高達2千1百萬美元...閱讀全文

你是防災達人嗎?

身為台灣人,我們要面臨的災變比別的國家多。依據世界銀行2005年所做的災害高風險區評估報告指出,如果以天然災害包括地震、颱風、洪水、乾旱四種來統計:一個國家內25%的人民會碰到一種災害有160個國家;10%的人民會碰到兩種災害的有90個國家;5%的人民會碰到三種災害的有35個國家。然而,台灣人90%會發生兩種災害,73%會發生三種災害。和其他國家相較,我們真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台灣環境多災,無可避免 我們的多災,逼使我們每年都要面對災害的考驗。2009年莫拉克颱風兩天內在嘉義阿里山鄉落下2361毫米的雨量,逼近世界記錄2467毫米。三天所下的總雨量2965毫米,為該鄉平均一年雨量之76%。...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