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聽鮪魚怎麼說?

您在這裡

作者
袖袖/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tuna(鮪魚)-這個字衍生自希臘語的動詞thuno,意思是「猛衝突進」,原意是指古代釣魚人在魚衝到遠方消失時被拖著走的難堪模樣。”~《人.魚.海.的兩種未來》

身為一個在南方海洋城市長大的小孩,小時候的我其實是不敢吃生魚片的,就在年齡比我還小的表兄弟姊妹大啖生魚片,享受芥末辛辣衝腦的滋味時,我則在一旁默默吃著乾煎土魠魚(雖然後來這也被其他城市的朋友視為是一種無比的幸福而非委屈),這讓周遭的長輩覺得百般不解。

而讓我吃下這輩子第一口生魚片的,就是長大後不知為何開始喜歡吃的握壽司,回想原因大概跟《將太的壽司》漫畫脫不了關係吧。在最近甫出版的《人.魚.海.的兩種未來》一書中,我看到作者描述原本討厭魚肉氣味的哥哥,就因為壽司中醬油、薑、芥末、醋飯及魚肉的完美搭配而開始吃魚(另外一本《壽司與肚臍環》也提到類似情況)。我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某些讀者,也一定會一邊大喊:「對對對,我也是這樣!」,一邊湧起”好想去買盒生魚握壽司來吃啊”的衝動。(如果你決定付諸實行而不繼續往下讀的話,我可以體諒。)

就在你決定繼續往下讀待會再出門,我想問的是,在挑選生魚握壽司時你會發生這些症狀嗎?很想問老闆這是什麼魚?是野生還是養殖?產地是哪裡?拿出友善海鮮卡對照是否有避免食用的魚類?還是內心不自覺湧起一股罪惡感決定轉買其他壽司?如果有的話,我想你一定是個很關心消費及環境議題的民眾。

你有沒有懷疑過,這種考量及行動到底有沒有用?

在《壽司與全球漁獲-Sushi: The Global Catch》的影片中,隨著各種不同視角的切換,產生了許多有意思的對話。你會聽見東京壽司名店師傅、築地市場中盤商、堅持傳統技術的大間漁夫、提供友善水產的壽司店、生態學家、熱愛壽司的各國人士彼此間的說法及討論,或許可以解答你的困惑,當然很可能你會更加猶疑不決。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還真想聽聽看每隔幾分鐘就會出現像冰棒一樣滾來滾去的大條冷凍鮪魚會怎麼說?

鮪魚是否生來就尊貴?鮪魚握壽司一開始就是壽司霸主嗎?飲食文化來自某種長期習慣的積累,而這種習慣的形成有時是來自技術進步,有時則是由於許多歷史上偶然的巧合。猜猜看,日本航空國際線開通跟鮪魚握壽司席捲全球成為頂級壽司代名詞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

如果因為一種所謂的”文化”而造成另一種生物體系的崩潰,這應該算是一種文化或是陋習?在全球化的席捲浪潮中,很多你以為的選擇是一種盲目跟從,真的非鮪魚不可嗎?

我無法告訴你答案,只能靠你自己去探索。

近期活動:2012/12/11(二) 9:30~11:45 / 壽司與全球漁獲-Sushi : The Global Catch(影片欣賞+座談)

[延伸閱讀]

壽司與全球漁獲(Sushi: The Global Catch) (紀錄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臉譜出版社,2012年11月17日。

沒有魚的海洋:揭發超級掠食者的大屠殺真相。山岳出版社,2011年1月4日。

壽司與肚臍環。貓頭鷹出版社,2010年1月1日。

海鮮的美味輓歌:一位老饕的環球行動。時報出版社,2009年7月20日。

「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紀錄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