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食糧方園遊會】塑化人生[良食電影院之五]

您在這裡

作者
資深秘書 林雅惠

 

塑化人生

《海洋塑化記》 觀後感

一天中,到底有多少機會會接觸到塑膠呢?其實我們早上起床第一個接觸到的就是塑膠,凡舉刷牙使用的牙刷,牙膏、洗面乳跟衛生紙的包裝都有塑膠,外食族的早餐的飲料蓋、吸管、三明治跟醬料包裝也都是塑膠,便宜、耐久、質輕、可製造成各種形狀的優點,讓無形中人們已經習慣讓塑膠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塑膠依賴程度甚至讓8成的石油原料都被拿來製作塑料。

圖源:海洋塑化記 plastic shores

每年,超過6百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河川與海洋,這些塑膠不會被生物分解,只會碎裂成更小的碎片,隨著全球的五大洋流攻佔世界的每個角落。因此塑膠的危害儼然成為一個全球議題。塑膠特性不像玻璃,是一種很容易受到溫度、酸鹼度就會釋出有害化合物的物質,而這些進入海洋的塑膠微粒會進入食物最底層,透過食物鏈將危害帶回我們的餐桌,長期攝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塑膠小碎片的危害更甚於大碎片,因為我們丟棄的塑膠垃圾,最終還是會被我們吞下肚。微小的塑膠碎片會與懸浮在海洋表層的多氯聯苯與DDT結合,或是溶出雙酚A與磷苯二甲酸酯等環境荷爾蒙物質,再透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累積,造成生物不育、畸形、雌性化等嚴重的健康問題。

至於生活在充斥塑膠微粒的海洋生物會面對什麼樣的處境呢?根據聯合國統計,受到塑膠危害的生物,每年死於食用塑膠的海鳥類有一百萬隻,海洋哺乳類有十萬隻,甚至海洋浮游生物與海洋塑膠已經到達1比6的嚇人比例,這種失衡的狀態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了。

「到底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擺脫被塑膠霸佔的生活?」

想過無塑生活,其實可以從消費食物出發。在日常消費時,選擇食物不只可以考量食物本身生產過程是否對環境與社會友善,更可以思考盛裝食物的容器與包裝是否也是友善環境與社會,若花費二十分鐘可買份盤裝三明治並拿到桌上吃完,就不要購買使用塑膠包裝的三明治,趕時間的話也可以自備環保餐盒,減少讓幾十年甚至百年才能被分解的材料被丟棄大地,甚至是海洋,最後上了我們餐桌。

在國際上,早已有研發可分解的生物塑膠袋並行之有年,在於它的原物料是有機跟植物而非石化,因此易被水分解;英國的瑪伯力鎮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推動全面不提供塑膠袋的城鎮,無塑政策跟運動正在世界各國不斷發酵[註1]。

在台灣,一年約使用掉160億個塑膠袋,每人每年平均782個,是歐盟國家198個的3.9倍。如此驚人的使用量,也讓台灣變為急需提倡減塑運動的國家。雖然很現實的,現代生活是由塑膠堆砌而成,但仍有身為一個聰明消費者,可以改變現狀的行動與方法,主婦聯盟長期以環境保護與糧食安全發聲,發起許多減塑相關運動,無論是從提鍋、自備購物袋或是綠色輕旅行做起,都是希望可以從自身開始,減少對塑膠的依賴。

看完影片後的隔日,在關渡20分鐘的淨灘活動中清出十幾袋的塑膠垃圾

而看完海洋塑化記一片之後,我也對台灣海邊到底有多少塑膠廢棄物產生好奇,因此隔日遂參加在八里挖仔尾海岸的校園活力公益淨灘活動,令人難過的是,70多位的參與者,竟然不到20分鐘便撿滿了十幾袋垃圾,望眼過去,幾乎全是塑膠廢棄物,廢輪胎、瓶子、蓋子、塑膠片、針筒、塑膠盒、麵包袋、塑膠袋…種種塑廢多不勝煩舉,對於四面環海的台灣,海洋是我們很重要的資源,但喜愛海邊的人們卻選擇忽略,讓人不禁感到唏噓,為了擺脫被塑膠霸佔的生活,開始嘗試一週改掉對一個塑膠的依賴,我從隨身攜帶環保袋做起,你呢?一起實現減塑生活吧!

註1  世界各國的無塑運動  https://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187/pi_52.htm

註2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減塑行動不停歇 全民開啟非塑生活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2897

 

《點擊圖片回良食電影院》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