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養豬歷史與發展
您在這裡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國人平均每年每人食用肉品約74公斤、蛋品約17公斤,然而觀察近年來食安事件中肉、蛋品不合格率極高與蔬果殘留農藥比率相當。畜牧業者通常使用抗生素除了用來治療動物疾病,為了預防動物感染細菌及促進生長,也會在飼料中添加低劑量抗生素,因而導致末端消費產品殘留大量動物用藥,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
這套從「產業史、飼料、屠宰、用藥、管理到參訪見學」的系列課程,整整七堂課,其實是去年底就規劃好的。當時我們即認為,瘦肉精美豬議題在社會上,必須持 續被討論,但焦點與討論的尺度應該包含更多。在共學中釐清複雜價值,從人文、倫理與環境永續思辨食安與農安,主婦與廣大支持者,將一起成為堅實夥伴、持續行動。
4/29「台灣養豬的歷史與發展」
相較於可在家自種的蔬菜水果,畜產業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個較遙遠的產業,因為肉品不易直接取得,因此必須仰賴市場供給,然而除了已經變成肉品的豬,消費者不容易參與豬隻的飼養過程。因此今天請到了在多所大學動科系及獸醫系任教,同時也在台灣肉品業研究深耕多年的楊天樹教授來為我們分享台灣養豬的歷史及其發展。
養豬的歷史
屋裡有豬才是家,豬是在固定地點畜養的動物,傳統的養豬是一種能量的循環,農民種田,種植出的食物供養農村人口,剩餘的食物才拿來養育豬隻而不造成浪費。目前台灣最早可追溯的養豬源頭是在1859年在客家庄所飼養的豬隻;當時原住民甚至會拿豬隻來取暖(豬隻體溫比人高),可見豬隻其實和人類的關係相當親密。
早期台灣的養豬頭數其實是大於屠宰數,大約在1960年代因為科技的進步及美援,台灣的養豬業從傳統養豬轉向科學化,飼養的豬隻變多了,後期屠宰頭數甚至大於養育頭數,除此之外還能夠大量出口,但是近年來因為市場的競爭及口蹄疫的因素逐漸轉向了以供應國內市場為主。
動物飼料的興起
台灣的大豆、玉米、小麥產量不足,於是養豬的飼料便需要從國外進口,而目前以美國為最大宗。這些飼料吸收了美國土地的能量進口到了台灣,若是無法百分之百的利用,那麼便會遺留在台灣的土地上,而被豬利用完的殘餘物則會變成汙染,如此一來,原本的能量循環便被破壞殆盡,養豬不再只是拿來消耗農村剩餘的食物。
按照美國NRC所分類,豬隻中含有的添加物包含營養性及非營養性的物質,內容物如下:
非營養性 |
營養性 |
|
生物類: |
酵素、益生菌、抗性澱粉、植物萃取物 |
胺基酸、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 |
非生物類 |
抗氧化物、酸化劑、調味料、吸附物、滑動物、膠黏物 |
|
藥物類 |
除蟲劑、抗生素、瘦肉精 |
附註功能:抗氧化物(保鮮劑)、調味料(可讓豬隻吃得更多)、吸附物(避免飼料發霉)、滑動物(方便運輸)、膠黏物(顆粒狀以增加口感)
養豬的問題
豬肉的食用安全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斃死豬的問題,所謂的斃死豬是指在運送過程中,豬隻可能會悶死、病死甚至會因為相互打鬥而死。至於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問題,楊老師認為肉品所殘留的抗生素極低因此並沒有安全的疑慮,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抗生素的濫用而衍生的抗藥性問題。除了猴子以外,豬隻具有和人類相似的生理特徵,而抗生素可能會使得在豬隻上的細菌演化而產生抗藥性,一旦進入人體內增加人體治療疾病的困難度及提高死亡率。
除了上述的問題外,養豬的問題還包括經濟、環保與動保的問題,豬隻的排泄物大量排入河川而造成河川優養化,同時也會造成土壤、溪流酸化;除了考量動物保護還需包括動物福祉,養豬業可能為了要減少豬隻散失能量同時增加飼養頭數而使得豬隻的生長區域變得十分狹小,因此為了維持豬隻的基本生存需求,應該限制其飼養頭數,以維護動物福祉。
永續發展
關於暖化問題,有人提出所謂的吃素救地球,但其實端看我們所食用的是哪一種素食。有些素食因為加工程序繁複反而增加了碳足跡,像是白斬雞就比素雞來得好,因此選用天然、少加工的食品才是救地球的好方法。
畜禽的生產涉及許多層面的問題,像是大氣暖化、生產成本、資源使用、畜禽福祉傷害等等,相關人員如科技人員、社會團體、政府、生產業者等所著重的層面都不一樣,而永續經營包含生產、生態與生活,在種種的層面考量下,不可能盡善盡美,因此需要仰賴相關人員的溝通與協調,找出其交集彼此妥協溝通才能制定出最好的政策,也才能不透支後代的資源永續經營下去。
Q&A:
Q:台灣為何現今豬肉無法外銷?
A:最主要的問題是目前台灣的口蹄疫尚未根除,所以無法出口到國外。除此之外,台灣在價格上亦無法與美國相競爭;即便要以品質取勝,西班牙、丹麥等國都有很好的品管,台灣也無法與其相比。若要取勝,可以在口感方面下工夫,因為台灣豬肉的糞臭素遠低於加拿大及美國,若是把糞臭素量化也許會成為賣點。不過臺灣的養豬業成本較高,因此不利於外銷,若是要出口可以鼓勵做加工肉品外銷,建立一個屬於台灣的品牌。
(註:美、加緯度較高較為寒冷,於是將豬隻飼養在室內,因為長期將排泄物悶住,味道便會滲入豬肉中,因此豬肉吃起來會有糞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