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變身 營養大減分/食品添加物培訓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志工 陳威霖

2016議題推廣志工培訓/食品添加物

委託單位: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執行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魔鬼藏在細節裡!過去食品科學界為研發成果而驕傲,如今千百種的食品添加物,究竟是食 品製造商與廚師的魔法仙丹,還是早已演變成人人害怕的黑心食品原凶?為培訓合作社社員成為食品添加物的宣講志工先鋒,課程將以社員培力為主,廣泛探討食品 添加物的製造、功能、風險、現有標示、管理等。


11/22 玉米大變身 營養大減分

    今年上了一系列有關食品添加物的課程,今天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健康小組的講師們來和大家分享他們準備很久的教案,今天的主角是玉米和他的親戚們。

 

無所不在的玉米

    課程一開始淑宇老師帶大家穿越時空,來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的中南美洲世界。在祕魯印加文化、墨西哥阿茲特克和馬雅文化時期,玉米就已經是當地的主食。傳說中當時有一個部落叫幸福部落,幸福部落盛產玉米,生長條件很好,隨地灑下種子都可以自然生長,人們卻沒有珍惜這些作物,隨意將玉米丟棄或當玩具玩耍。有一天長期守護這裡的玉米精靈生氣了,決定有一年讓玉米歉收,讓人們沒有食物可吃。人們聽到玉米精靈的心聲後決定努力耕作,珍惜得來不易的糧食,並舉辦祭典感恩上天賜予的恩惠。

    時空拉回現代,雖然現在玉米已經不是許多人的主食,仍是許多人喜愛的蔬菜之一,台灣常見的食用玉米品種有甜玉米、白玉米、白糯玉米、黑糯玉米等。而離開餐桌玉米就從我們的視線消失了嗎? 其實玉米除了當作蔬菜,透過加工技術,會變成各種形式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市面上有一些PLA(聚乳酸)材質的食物包裝,其成分就是從玉米萃取出來的,號稱可以分解回歸大自然。但是,PLA包裝還是有一些隱憂,首先,PLA很容易和一般塑膠材質混淆,消費者很容易將PLA當作塑膠回收;而且PLA成分並不是100%的玉米澱粉,在製造時加入添加劑或塑化劑,對環境並非百分之百無汙染;最後,主原料玉米也有基改問題。

    另外玉米我們外面買的手搖飲或超商飲料,添加的糖大多是高果糖玉米糖漿,也是將玉米加入各種酵素後轉化而成的。果糖如果攝取過量會在肝臟累積脂肪,形成脂肪肝。另外玉米也常常以玉米粒(或玉米罐頭)、玉米粉(粗粉)、玉米澱粉及其他修飾澱粉存在,從玉米到修飾澱粉的階段營養價值已經大量流失了。凱君老師當天就帶了早上剛煮好的甜玉米讓大家嚐嚐,還有學員忍不住再吃第二個呢!

 

成份猜猜樂!

    素美老師最後讓大家玩一個小遊戲。將學員分成兩組,兩邊的牆上貼了四種玉米產品,分別是:玉米粒、玉米粉、玉米澱粉、玉米糖漿。並發給大家各種零食或食品圖卡,如果認為該食品中含有玉米澱粉,就將圖卡放在玉米澱粉下面,以此類推。結果大部分的成份學員都有猜到,但是有些食品是標示玉米或玉米粒,但是素美老師認為應該還有玉米澱粉,只是業者以玉米的字眼帶過,因此若學員放在玉米粒、玉米粉或玉米澱粉都算對。

    透過教案分享,學員日後在研發和講解教案有一個方向可以參考了!

 

  • 延伸閱讀:

甜蜜的危機 / 食品添加物培訓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378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