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煮在南方

您在這裡

作者
文:蔡宛臻/南部辦公室專員

▲圖1:南部辦公室今年與中山大學社會系邱花妹教授合作,於大學課程中融入「大學生自煮」元素,培養大學生接觸食物的知識和自煮能力。(攝影:蔡雅婷)

那些年,不會煮的糗事

回想起大一住校的日子,沒有廚房只能選擇外食,每次回家前必定打電話跟媽媽點菜。大二搬到有廚房的租屋處後,打電話騷擾媽媽的內容不一樣了:「媽,肉燥飯要怎麼煮?」有了廚房後,雖然室友曾把塑膠碗放進電鍋後蒸至融化、沒在電鍋外鍋加水而誤會電鍋壞了等糗事,卻是我們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嘗試。失誤和風險可以透過教育來改善,而非用不提供廚房的方式剝奪我們的自主權。

 

大學生自煮在中山

青年人是我們社會的希望,如何協助與支持即將進入社會的學子們掌握自身飲食生活品質,重拾食物自主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因此,主婦聯盟基金會今年以「青年自煮」行動來回應這個問題。

承接總會在北部推動的成果,南部辦公室今年也與中山大學社會系邱花妹教授合作,於「食農社會學」的大學課程中融入6次與「大學生自煮」議題相關的元素,帶領大學生從課程中可以借由動手做,認識低碳飲食,了解食安、農業和環境等問題,並培養他們的自煮能力。同時課程更連結社區、在地食農教育工作者、專家學者等,以培力學生以不同的視角認識食農的議題。沒想到一開課便爆滿,讓人十分期待青年自煮在中山大學將會引起的風潮。

▲圖2:第一次課程在旗津社會創新基地舉行,並邀請旗津居民參加,讓大學生透過食物和料理學習如何跟社區居民互動。(攝影:蔡雅婷)

 

讓社區居民走進大學生的飲食經驗

第一次課程在旗津社會創新基地舉行,並邀請旗津居民參加,讓大學生透過食物和料理學習如何跟社區居民互動。本會志工講師王南琦則透過分享,與同學討論現代人與食物關係疏離的問題,並指出不同國家已將食農教育當作是學生必修的課程或學習的技能。反觀台灣,廚房成為了孩子的禁區,許多大學生從沒見過食物的原貌,更沒拿過刀具、開過火爐。在理論和案例分享後,我們讓大學生從洗菜、切菜到煮菜通通自己來。沒想到簡單的捏肉丸子料理,竟是不少學生第一次用手碰觸肉品的經驗,他們從一開始的害怕,透過居民們的互動和鼓勵,同學慢慢願意嘗試,甚至變成一種樂趣,廚房頓時變得鬧烘烘,共煮也變成一件快樂、有趣的事。

▲圖3:在龍肚國小李浩肇老師的指導下,我們請同學協助紅藜除草的工作。同學們在揮汗如雨下深切體會到農友以友善耕作方式守護土地的辛苦。(攝影:張已廉)

從餐桌走到產地之旅

第二次的課程我們去參訪3位有農事經驗的食農教育工作者和農夫老師。在龍肚國小李浩肇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小心翼翼地播下人生中第一顆毛豆種子、白玉蘿蔔種子。除了播種,我們也請同學協助紅藜除草的工作。同學們在揮汗如雨下深切體會到農友以友善耕作方式守護土地的辛苦。為讓同學能觀察作物的生長,學習照顧,果然紅工作室的蔡佳蓉老師及羅元鴻老師指導下,同學了解到堆肥製作的原理,並為自己種下人生第一盆「可食盆栽」,包括:四季蔥、萵苣等。期待南台灣的太陽能讓每個同學在期末時有好收成,一起圍爐吃自己種出來的各式蔬菜。最後,我們帶同學來到第一社區大學劉絲子老師打造的頂樓菜圃,讓同學認識居家菜圃的設施與種植技巧,為同學往後在學校種菜畫下藍圖。

▲圖4:透過邱花妹老師及楊靜利學務長的協助,我們成功讓同學在中山大學女宿的開放空間動手學做早餐,鼓勵學生重視早餐的重要性。(攝影:蔡宛臻)

從早餐開始自煮 了解友善農的重要性

第三次的課程,我們回到大學生生活的校園環境。中山大學宿舍是台灣少數能使用明火的宿舍,但14棟宿舍僅4棟女宿有簡易廚房空間,但學生使用頻率很高,不敷學生應用。透過邱花妹老師及楊靜利學務長的協助,我們成功讓同學在中山大學女宿的開放空間動手學做早餐。本會志工講師王巧溱帶領大學生自製漢堡和雞湯,鼓勵學生重視早餐的重要性。早餐過後,我們邀請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從早餐常吃到的豆漿、玉米片等,談到農藥、基改與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問題。讓同學了解到近代農業大規模生產背後我們環境、人體的健康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大量單一農作種植除難以抵禦氣候變遷,更會影響生態平衡,所以小規模、適地適種、多樣化種植等友善耕種對保護土地和增強我們在氣候變遷下的韌性。

 

自煮運動在南方

接下來3次的課程,我們將透過認識安全食器、食物浪費和食品添加物的議題,讓學生了解到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珍惜食物和吃真食物與低碳飲食的關係,從而學習如何脫離大型加工食品生產的牽制,全面重拾我們對食物的自主權。

這次與中山大學社會系的合作,學生熱情的回應讓我們知道自煮運動已在南方醞釀。同學們已提出希望在社科院大樓種植蔬果,有同學甚至決定把自家的陽台變成小農場,還定時拍照記錄作物生長情況。期末時他們將分享未來要在學校進行的另類食農實踐方案,我們萬分期待大學生透過自煮而來的自主力量能影響校園不同的角落,一步步改變未來大學生的飲食環境,讓大學成為一個食農教育的基地。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