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資訊

您在這裡

[名家觀察]主婦有囑咐: 地球母親的呼喚 | 王俊秀 (2012/03/01)

[名家觀察]主婦有囑咐: 地球母親的呼喚 | 王俊秀 (2012/03/01)

  25是個數字,也是承諾與期許,主婦聯盟已經承諾台灣這塊土地25年,以生態女性主義的論述帶動生活環境主義的行動,激起許多家庭的菜籃自覺與搖籃自覺,菜籃自覺從共同購買到非基改作物、反瘦肉精等,搖籃自覺從社區、學校到反核的街頭等,一路走來,所作所為的關鍵詞就是Eco:家,以促進小家(家庭)與大家(...(閱讀全文)

[名家觀察]主婦聯盟, 為台灣帶來希望 | 蕭新煌 (2012/03/01)

[名家觀察]主婦聯盟, 為台灣帶來希望 | 蕭新煌 (2012/03/01)

5年前我應邀對主婦聯盟的20週年慶表示一點看法,我寫了一篇短文「主婦聯盟20年有成」作為祝賀之意。我基本上很欣賞也很尊重主婦聯盟的成就,更認為台灣的民間公民社會能有主婦聯盟是一件好事,也讓台灣民間公民社會的發展史增添豐富的一章。   主婦聯盟是台灣NPO(NGO)中較特別的一個,它既是倡議(抗爭...(閱讀全文)

[光影瞬間]從心減量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光影瞬間]從心減量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閱讀全文)

[光影瞬間]主婦發起全民運動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光影瞬間]主婦發起全民運動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閱讀全文)

[人生鏡相]成長的喜悅 | 胡雅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人生鏡相]成長的喜悅 | 胡雅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接下董事長一職時,我的信念是:相信一滴水只要釋出,必能產生影響力。不管是颳風下雨起霧日出日落,只要努力面對,都能如湖面波紋泛起更多漣漪。生活環境的好壞,豈不也是端看我們的心念加諸於他的是善或惡?要緊的是由自己改變與努力,調整好心靈頻道,勇於往前行,終會結出好的果子。  ...(閱讀全文)

[人生鏡相]轉角遇到社運 | 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人生鏡相]轉角遇到社運 | 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當初踏入主婦聯盟,是因為我的婚姻出了問題。我在報紙上看到主婦聯盟的活動消息,邀請黃露惠女士演講,主題是「談『再入紅塵』-- 我踏入寫作的心路歷程」。它吸引了我,當機立斷,我從復興北路的律師事務所走進了長安東路主婦聯盟辦公室,那一天是1988年3月3日。   活動結束後,她們告訴我,...(閱讀全文)

[人生鏡相]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夢想 | 林貴瑛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人生鏡相]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夢想 | 林貴瑛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那一年我們(菊秋秘書長、秘書及環保媽媽們)一起夢想看全國不論是政府機關、企業或家庭,都能將用完一次即丟無法回收的衛生紙改為“不漂白再生衛生紙",要讓沒有一棵樹因為如廁而倒下。 於是我們成立小組密集討論,主動與衛生紙廠商接洽尋求委託製造的可能性。舉凡價格、包裝、產品型態、...(閱讀全文)

[人生鏡相]主婦跨欄記-我與主婦聯盟的四貼情緣 | 林慧貞口述 / 林玉珮整理 (2012/03/01)

[人生鏡相]主婦跨欄記-我與主婦聯盟的四貼情緣 | 林慧貞口述 / 林玉珮整理 (2012/03/01)

  一個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即嫁人,生兒育女、持家多年的家庭主婦,既沒有工作經歷也沒有社團經驗,後來竟可以成為NGO董事長,主持上百人的大型研討會,到國外進行國際交流,跨海與日本、韓國的NPO締結姐妹之約,還做起股東有了事業……。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像奇蹟,但對主婦聯盟裡的姐妹們,再熟悉也不過了。因為...(閱讀全文)

[人生鏡相]向往事乾杯,話說1997 | 潘偉華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人生鏡相]向往事乾杯,話說1997 | 潘偉華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為了給基金會25週年寫一篇文,找到1997年的五本「可行」筆記本(註1),喚起許多的回憶。1996年底被選為下屆董事長後沒多久,彭婉如遇害(11月30日)。基金會裡隨即設立婉如專線,呼籲婦女通報治安死角。同時協助籌備彭婉如基金會,籌備期間,舉辦系列「媽媽治城公聽會」,從「...(閱讀全文)

[人生鏡相]為了下一代,無所畏 | 林秀琴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人生鏡相]為了下一代,無所畏 | 林秀琴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2/03/01)

    1996年兒子分別13歲8歲。當時的台北市瀰漫著一股詭異的現象,應該是全國各縣市都有的現象,包括住宅區的大街小巷,甚至,學校附近都可看到煙霧瀰漫的電動玩具店開張。   很多大人、小孩放下正務、課業沉迷其中難以自拔。父母們看到新聞報導,每天都有因打電動缺錢而發生偷竊、恐嚇、...(閱讀全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