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百萬公民站出來-美牛公投第二階段

儘管人民的公僕藐視民意,由本會、消基會以及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等民間團體,共同發起了「要求否決衛生署,在98年11月開放美國30月齡以下帶骨牛肉、絞肉、牛內臟、牛脊隨之政策,重新開啟『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談判,在超過20萬位公民的努力下,於2010年1月正式通過第一階段「提案」。 從2月10日起,美牛公投已進入第二階段「連署」,需要120萬位滿20歲的公民填寫公投連署書,並且在7月15日前,將所有連署書整理影印送件至中選會,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三個主要發起團體,除了負責擔任北中南分區收件單位,也必須自行出錢出力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 我們也將緊鑼密鼓的籌備各項的連署活動,...閱讀全文

公投連署需要你-為什麼要發動第二階段《美牛公投》連署?

一、以民意為政府後盾: 雖然立法院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禁止美國牛肉高危險部位進口;但因為台美議定書的法律位階高於國內法律,唯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公投連署,凝聚力量,要求重啟談判,才能徹底解決法律及議定書之爭議,期待用堅固的民意作為政府對抗國際壓力的平衡力道! 二、拒絕任何可能的風險: 美國仍然為狂牛症疫區,雖然政府提出三管五卡(管源頭、管邊境、管市場,以及「核、標、開、驗、查」5道關卡),但其實是「管不著」、「卡不住」,因為狂牛症必須藉由「普利昂蛋白」檢驗才能得知,但國內目前還沒有檢驗「普利昂蛋白」的設備及能力,在這些問題未獲解決之前,政府都不該讓任何可能有風險的牛肉進口,...閱讀全文

諸神凝視的島嶼-「從空中看台灣」觀後感

說到齊柏林,不由得令人想起二十世紀初德國的飛船發明者。除了德國的齊柏林,台灣現在也有位鼎鼎有名的齊柏林,他透過鏡頭從高空記錄台灣山川地貌,有渾然天成的湖光山色,也有破碎斷腸,傷痕累累的山徑隧道。齊柏林長年記錄台灣大自然環境,由美不勝收的迤邐風光,拍攝到慘不忍睹的崩塌填埋。這倒也揭露了個人二十年來與柏林老弟同樣心情:「環保心,台灣情」,對這片土地由認識到關懷,乃至如今投身捍衛環境的領域始終抱持著一分疼惜的情懷。 踏上齊柏林導覽的空中旅程,隨著攝影鏡頭來到北台灣被喻為魔鬼指間的野柳東北角海岸風景區,各式各樣的蕈狀岩與女王頭,沿岸的海蝕洞,海蝕崖突顯剛毅挺拔的山勢,蔚藍的海洋時而沉靜優雅,...閱讀全文

藍色海洋無伴奏安魂曲

2048年,街角餐坊門口招牌:今日特餐-花生醬水母三明治/炸水母配薯條! 童年海鮮記事 身為南部海邊人的小孩,我從來也搞不懂那些被視為珍饈的海味(例如蟹黃、魚肚或蝦膏等…)到底有何美妙之處,且吃魚技術超級差勁的我,如今腦海中也只依稀記得那吐不完的虱目魚刺和滿手魚腥味的兒時回憶。 長大之後到了台北,才知道幼時吃到厭煩的土魠魚和虱目魚竟是這城市中難以企及的美味,而且不論如何比較,我始終認為家鄉似乎更勝一籌(不過也許是我思鄉作祟也說不定)。 然而,自從看了<魚線的盡頭>影片及<海鮮的美味輓歌>一書後,我開始猜測並暗自擔心著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會不會導致我的兒時海鮮回憶真要成了歷史?...閱讀全文

行動就從2010-日少20公升水/月省10度電

永續發展: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之發展。<我們共同的未來,1992> 計算環境帳當我們透過各種方式紀錄自身家庭資金收支情況時,你可曾在檢視家庭中的飲食、住宅、交通、教育及娛樂等花費中,發現隱含了「環境資本」?這筆環境帳,該怎麼看,又該怎麼計算? 2009年,本會與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推出「環境家計簿」,讓社員藉由紀錄家中水、電、瓦斯、汽油等能源費用,逐月檢視各項能源使用量及費用的變化,了解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對環境造成的負荷。 20 —10 2010年,本會以「環境家計簿」為工具,推動「日少20公升水/月省10度電」的家庭運動,...閱讀全文

河岸留顏

1度水代表的是什麼?是1,000公升的水,也是某國人民一個月的用水量。那是用多少代價換來的?在台灣,它需要由水庫蓄水、送到淨水場經過混凝沈澱過濾消毒等步驟,再藉由管線及加壓站送到你家,你覺得這要多少費用才合理?兩個月一次的水費單,藏著瞭解台灣水環境的密碼。閱讀全文

推動變革的潛力股-女性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力

女性在氣候變化中的調適能力,要比一般人辛苦。傳統以來,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幾乎都是家人三餐的提供者、家務清潔的管理者、家人健康的照顧者、以及社區無償勞動的參與者。閱讀全文

綠色迷思-生質塑膠環保嗎?

生質塑膠(Biomass Plastics)是利用玉米、小麥、馬鈴薯等所富含的澱粉、纖維素為原料,並運用生化科技,經過精煉、發酵、合成等程序和其它可藉由堆肥過程分解的聚合物所形成的聚乳酸。閱讀全文

「簿」能沒有你-兒童能源工作坊

主婦聯盟於2010年2月4日及9日,針對國小10~12歲的學童,舉辦兩場「『簿』能沒有你」兒童工作坊,希望從對世界都還抱持的莫大好奇心的學童開始,引發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進而回到家中影響父母、家人甚至親朋好友。 有趣的是,根據小朋友的回答,有一半的以上的參加者都是被爸媽「強迫」來參加的。為了讓小朋友能夠瞭解地球面臨的能源危機,講師傾注全力,就是為了編出活潑有趣的課程,讓孩子們能從玩樂中學習、從體驗中成長。 第一堂課我們用故事讓小朋友去瞭解一個成品的背後需要耗費多少能源,而各種用電皆是由煤、石油、天然氣或水力等能源轉換來的,並以畫圖說故事的方式,讓小朋友自行討論發電方式的來源(如火力發電:...閱讀全文

新好父母-陪伴與溝通

由於社會結構的改變,雙薪家庭成為必然的趨勢,親子相處時間相對減少了,如果不在孩子幼年階段用心經營親子關係〈質重於量〉,那麼當孩子進入以朋友為重的青少年時期,要想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可就難上加難了!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