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從餿水油事件看校園午餐

餿水油事件爆發後,全台上千家廠商中標,數百項產品下架回收,從糕餅、肉鬆到包子、鍋貼、三明治全都染餿,不僅全民難以倖免,連理應最注重食安的校園午餐也慘遭淪陷!閱讀全文

【監事會】轉換跑道,貢獻自己所知所學!

陳曼麗 卸下董事長的角色,我希望自己不要再很「雞婆」的介入新團隊的決策,所以決定試著轉換跑道,來做監事! 組織是團隊,如果這個團隊是成熟的,換個人,並不會影響組織的發展。在主婦聯盟裡,有一個規定,每屆的董事和監事,要有三分之一的「新人」(即不是原來的董監事),這樣就能夠讓更多人來參與整個組織的決策,這也是一種傳承。 主婦聯盟鼓勵董監事參與各個小組,這樣對組織在發展的議題,更加清楚。我承諾承接「環保小組」召集人,今年下半年,除了環保議題外,還會投入「剩食」的議題。 做監事,就是要監督會務。說真格的,我在做董事長期間,監事們都對我很友善,我想,我應該也會是一位友善的監事吧! 林秀琴 年資:...閱讀全文

【董事會】連結人與土地的親密關係,帶來台灣新的活力與改變的力量

江妙瑩 董事長 26年前,從事新聞採訪工作,與主婦聯盟結緣在街頭、在社區,一波波與個人生活切身相關的環保議題、提倡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的跳蚤市場、購物袋、隨餐包,乃至攸關國土安全與生態保育的搶救森林運動及反核運動,主婦聯盟的前輩姊妹們無役不與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我內心深處。 26年後,從全才全職的曼麗董事長手中接棒,內心著實忐忑異常,憂喜參半;喜的是,28年來,在歷屆董監事會努力之下,墊基了今日主婦聯盟心懷國家社會發展的閃亮招牌;走出廚房的主婦們關心的議題更多樣化,從生活環保、生態保育之外,擴及食品安全、非核家園、非基改豆、水資源……,但在當今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下,因應國人對食安風險的高度關注,...閱讀全文

【董事長的話】像圓形漣漪般向外不斷擴散的主婦情緣

從全才全職的曼麗董事長手中接棒,內心著實忐忑異常,憂喜參半;喜的是,28年來,在歷屆董監事會努力之下,墊基了今日主婦聯盟心懷國家社會發展的閃亮招牌;走出廚房的主婦關心議題多樣化,從生活環保、生態保育、食品安全、非核家園、非基改豆、水資源……,但在當今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下,因應國人對食安風險的高度關注,近一年來,主婦聯盟提出了「綠食育」的主張,這是包含飲食、農業、生態、營養、文化等五大面向的整合性概念。在社運方向轉型過程中,如何深化此議題的專業論述與社會參與,也考驗著第19屆董監事團隊,身為董事長的我,不但需迎頭趕上加速學習,也肩負著繼往開來、掌穩船舵的使命。 過去對主婦聯盟的認知,...閱讀全文

《GMO OMG》全台放映電影申請計畫,開始了!

《GMO OMG》放映申請計畫 日期: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對象:想了解基改議題之團體、公司、社區及學校等... 放映申請:請填妥線上《GMO OMG》放映申請表,本會收到申請表後會再回電及回信確認無誤後受理。 申請前請先注意以下事項: 1. 需支付講師費(1600元/小時)及交通費(實報實銷) 2. 每場活動建議時間為2-2.5小時 3. 人數須達20人以上。 4. 請於活動前一個月前申請,以利本會安排座談講師。 5. 請協助提供活動照片至少3張。 6. 活動現場販賣「搞非GMO布旗組」(內容請點我),更歡迎參與民眾現場捐款!閱讀全文

《GMO OMG》─ 踏上基改食物的揭密之旅

「請問你有聽過GMO(Genetic Modified Organism)嗎?」「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不要問我!」「那可以吃嗎?」「什麼?」「它好吃嗎?」「像牛或雞嗎?」「雞吃基改生物嗎?」「我聽說有魚基因的草莓,是那個嗎?」…影片受訪者的這一連串疑問和驚訝,正式揭開了《GMO OMG》一片的序幕。 正在看文章的你或許會訝異,這些美國人怎麼可能沒聽過呢?實在太扯了。而導演Jeremy Seifert剛好也是這麼想的:天啊,我們怎能一無所知!閱讀全文

要回「吃什麼」的權力

繼2012年出版《欺騙的種子》一書,臉譜出版社今年6月再度推出《把「吃什麼」的權力要回來-掰掰孟山都,世界公民的糧食覺醒運動》一書,提供全球運動團體面對孟山都等跨國農企公司所採取的行動策略,不啻是再度為台灣無基改運動注入一劑強心針。 2009年,綠色陣線協會偕同本會與其他民間團體進行《牛糞傳奇(bullshit)》紀錄片放映計畫,今年7月,本會購買播映版權引進《基改?天老爺 (GMO OMG)》一片進行為期一年的巡迴映演計畫,希望讓民眾能更了解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基改食品及其風險。閱讀全文

Séralini 論文爭議事件簿(下)

該論文在嚴格同儕審查和頗具聲譽的學術期刊上一經發表,舉世震驚。 主因在於孟山都的基改玉米早已普遍進入全球人類的飲食當中,暢銷的年年春除草劑也在農業種植中廣為使用。研究所提出的結論令人合理地懷疑,如果基改玉米和年年春殘量的毒性對大鼠健康和壽命造成顯著影響,且在中年以後才會逐漸形成,那麼同樣食用這些產品和殘留物的人類呢?閱讀全文

Séralini 論文爭議事件簿(上)

2013年11月28日,一家歷史悠久的歐洲出版公司Elsevier於美國麻州發表一份聲明,宣布將旗下美國《食物與化學毒理學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以下簡稱FCT) 》所刊出的一篇論文撤銷(註一)。 期刊因故將論文撤銷,引發爭論的多半為研究步驟程序可信度、研究倫理問題、結論真偽與否等等,通常是學術小圈子裡的風波,並非廣受社會各界重視的新聞事件。 然而,這個撤銷聲明卻引起歐美、甚至全球人士一片譁然。影響所及,連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其由公帑支付的食安廣告中,都開宗明義以此案為例,諷刺地將該論文爭議及撤銷事件作為基改食品安全性及科學證據至今莫衷一是的證例(註二)。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