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遍地開花結果的非基改行動

從2002年,本會即與合作社成員、老師們一起研讀、討論基改議題。這一路走了十餘年,從農友連結,慢慢與銷售店家、消費者接觸倡導,一直到政府立法的制度性規範,台灣的無基改運動,可說是進入社會運動的成熟階段。為擴大連結,零基改的訴求更與本會長期耕耘的校園午餐倡議相結合,讓更多家長志工團體一同合作與行動。閱讀全文

光電系列專欄(連載中)

產業日益發展帶來更多能源的需求,過多的需求繼而帶來氣候變遷,讓極端氣候變成常態,溫度上升的影響,小則會增加室內溫控(能源使用)的需求,大則造成的大型氣候型災難發生機率增加,然而重建與救災卻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與能源,周而復始形成一惡性循環。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規劃的減碳情境,預定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須從570億噸減為140億噸,在2012年統計資料中,比較各種不同減碳方法施行後在2050年預測可達到的效果,可發現「發電效率提昇與燃料轉換」效果最差,僅有1%,依序是「核能發電」8%、「碳捕捉技術」17%、「終端使用燃料轉換」12%,減碳效率最好的則是「再生能源」23%與「...閱讀全文

[光電系列專欄]太陽光電系統的環境議題(下)

相較高污染的火力電廠,或潛在風險未知的核電,再生能源可說是目前的一時之選。也許太陽光電系統仍然存在爭議性的環境議題,或尚待解決的電網輸配問題及價格上的經濟問題,但就目前各類傳統能源與再生能源比較,太陽光電仍然是目前較為熱烈成長的區塊。閱讀全文

[光電系列專欄]太陽光電系統的環境議題(上)

近年來由於地震、海嘯與核災等天災人禍頻傳,能源安全與環境永續問題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經濟部在民國98年7月施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開放再生能源系統設置,期望減低台灣能源密集度,同時替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而再生能源中,太陽光電是大眾比較熟悉的,不過在設置太陽光電系統的同時,也有許多環境成本需要了解及考量。 太陽光電系統包含太陽光電模組、變流器、變壓器、支架、各類開關、電錶與配電元件等,在生命週期階段都會由原料開採、製造、運送、安裝使用與廢棄等階段,而對使用者比較容易接觸到的只有使用階段跟廢棄物。一般來說,太陽光電系統環境影響大致可歸類為(1)水資源、(2)電磁場(波)、(3)噪音、(4)...閱讀全文

從日本經驗,看過去、現在、未來的輻射食品安全(下)

福島核災已讓鄰近災區的孩童罹患甲狀腺癌的比率增加30倍,且國際已經充分的科學證據顯示,低量輻射也會造成健康上的危害閱讀全文

從日本經驗,看過去、現在、未來的輻射食品安全(上)

「台日食品中輻射量測技術與現況交流會」邀請日本兩大進行食品中輻射含量檢測的民間單位-日本生活俱樂部、削減有害化學物質網絡,及日本長期參與車諾比核災調查的學者來台與我國公私立相關檢測單位與團體進行交流與實例分享.閱讀全文

核災造成內外部的輻射汙染-解讀《餐桌上的放射能》

此圖顯示車諾比核災散播出的輻射物質如何經由各種方式對人體產生影響。閱讀全文

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對應輻射污染之歷程

從1986年發生車諾比核電廠事故開始,日本生活俱樂部就開始關注輻射食安之議題,並與社員商議及與生產者間進行協議訂定出自主標準,於2010年生活者俱樂部更進一步檢討核能發電所象徵的浪費型生活,明確地將廢核予以方針化。2011年3月發生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重大事故,生活俱樂部理解社員對輻射污染的不安,並與生產者共同解決,立刻實施了自主檢查,且明確公布其結果。 生活俱樂部考量到 政府的標準值係僅推測來自於食品的體內被曝而設定,還需要考慮到外部被曝,認為應訂定較政府更低的標準,因而設定了因應食品攝取量等的獨有的標準值。 日本生活者俱樂部輻射能對策網站: https://goo.gl/WyVrgl...閱讀全文

日本生活俱樂部輻射食安對策

〜「安全」並非是任由他人安排,而是集合眾人的力量持續建造〜 每個社員都期盼著「希望可以得到安全的食物與生活用品」。日本生活俱樂部[註]為了實現這個想望,尋求食物與環境的安全與安心,對於添加物、基改作物、環境荷爾蒙等意圖動搖「食」的安全的新問題,採取了社員與生產者合而為一,憑藉共同購買的力量來解決問題的姿態至今。謹以本文報告生活俱樂部面對「輻射食安」問題採取的對策。 1. 與生產者共同努力的輻射對策 生活俱樂部面對今日的非常狀態,以「安全、健康、環境」生活俱樂部原則所揭櫫的10項原則為準則持續對應。(10項原則原文連結: https://goo.gl/ol1bdL )...閱讀全文

在食品中輻射安全容許標準值下,就是安全?

我國衛生福利部一再對外宣稱,因食品中所含的輻射不是被「惡意添加」,所以不需要在食品標示出來。而且台灣消費者在衛生署管制下,從來沒有吃到含有「超過安全容許量」(370貝克/公斤)的食品,一切安心無虞。 難道只要 在食品中輻射安全容許標 準值下,就是安全嗎? 其實目前國際上早已有許多科學證據顯示,即便食品中含有低量輻射,仍對健康有所傷害,東京大學教授兒玉龍彥也曾出版《內部被曝的真實》,讓人了解低劑量內部被曝的危險,其危害並非微不足道;創辦日本原子力資料情報室,專攻核化學的高本仁三郎及渡邊美紀子,兩人亦合寫《餐桌上的放射能》,說明低量輻射的風險,透過多方學界與醫界的報告,可以確定的是,...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