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廚房寫作班】熱氣蒸騰的蘿蔔糕

每逢過年還是會回家探望父親,但再也聽不到著急呼喚的聲音,廚房裡也不復見蒸騰熱氣的糕與湯。看著絡繹不絕的客人,或許每個人都有一段像蘿蔔糕回憶這樣的故事,而屬於我的,是對母親深深的思念。閱讀全文

[陳玉峯專欄]-《自然與宗教》簡介(下)

而東方的唯心文化兩大系統之一的印度,不僅與歐洲(西方)文化具有共同的血緣祖先(印歐民族),也不乏唯物思想的創發,例如婆羅門教六派正統哲學之一的「勝論派(Vaisesika)」,也有相當深度的數理邏輯者如「正理論(Nyaya)」,但整體而言,印度3千多年來却是從宇宙現象走向內心,挖掘最深沉、最高等級的神秘主義唯心論。 眾所週知,5~6千年前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中亞雅利安人(印歐人),一股朝西北遷入歐洲,締造上述唯物基督宗教文化;另一股朝東南,先形成印伊人,再分化為波斯及印度文化。 西元前1,500年前後,翻越阿富汗地區的開伯爾(Khyber)隘口,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閱讀全文

[陳玉峯專欄]-《自然與宗教》簡介(上)

~我旅行的時間很長,旅途也很漫長。天剛破曉,我已驅車起行,穿越廣闊的世界……,也留下痕跡。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遙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旅遊者需要在每個陌生人的門口敲門,才能敲開自己的家門;人要在時空逆旅漂泊,最後才能走到最深邃的起始處~改寫自泰戈爾 ~沒有宗教能夠脫離自然而存在;宗教是綁繫人類到自然的鏈環;宗教移除人類心中的自我,讓人得以了知及經驗他與自然的合一~阿瑪 ~寬容是一道神諭,上帝已經明確希望有多種宗教……上帝喜歡人們用不同方式表達對祂的忠誠,基督徒用一種方式,希臘人用一種方式,埃及人用另種方式……~泰米斯.提厄斯 本來就這樣、只是這樣(just so;公理?...閱讀全文

[陳玉峯專欄]-夭折的眠月

~動物的繫放研究,提供現代生物生態學豐富的資訊。憑藉著這些資訊,分析、組合出許多表象知識,或進一步探索的界面。這些動物的足跡,若集中在特定的時空,可以叫做牠的常態生活圈,人類也不例外。相對的,植物的生活圈通常只在種子定根萌芽的定點上下,完成生、老、病、死,它們一般只在特定的立體空間,張顯生命與時間的纏綿。 看一株樹、一根草,就得看出樹或草花的時間結構與流變,還有形而上的一些東西。 人的心,某種角度來看,是植物體;行為是動物體~ 斷崖懸壁下,眠月線鐵路蜿蜒平舖,而生鏽的鐵軌如果算是老化,土縫中冒出的植物本來就是新生。 十幾年了,從1999年921大震以降,大塔山總算靠藉幾次自戕,讓山腰兩側,...閱讀全文

尋找桃花源~臨海農場參訪記

現代桃花源—臨海農場 鄰近白沙灣不遠處有一幢特別為吸引人客來此的別墅――臨海農場,場主正是台灣知名的“阿督仔”環保工作者――劉力學。他的家鄉遠在北半球的加拿大魁北克,從擁有廣大森林的地方,因緣際會來到蕞爾小島的台灣,並成為台大第一位外籍學生,搭上當代通往資訊時代的列車。劉力學不但擁有專業的電腦科技知識,當年更接下惠普電腦首位台灣地區負責人及神通電腦的副總。 的確,真的令人很難想像從事高科技的高階主管可以搖身一變為身體力行環保生活的實踐者,更是繼本會成為推動廚餘做堆肥最賣力也集大成的個體戶。早在1998年台灣第一所社區大學――文山社大成立時,本會就合作開辦了環保生活課程,...閱讀全文

綠建築的無限可能~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參訪記

綠建築的概念行之有年,行政院於2010年1月核定『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指示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辦『綠建築教育示範基地參訪』,再委由社團法人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承辦。為了節能減碳起見,我們環委會一行人就近參訪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當天的導覽解說是中國科技大學的陳海曙副教授,站在門口的中庭面對熙熙攘攘的新生南路,陳教授說這是典型坐西朝東的基地,為了避免太陽的東曬西照,設計師硬是將建築以南北向來配置。 全區總計有三棟建築︰北邊的住宿棟樓高14層(鋼骨鋼筋混凝土)、南邊臨辛亥路的有6層樓高的教學棟(鋼筋混凝土)以及5層樓的集會棟(鋼骨),教學棟與住宿棟的二、三樓設計有玻璃天橋相連結,...閱讀全文

反菸蒂行動~水溝不是菸蒂的家

台灣經過這些年來對環保的重視與努力,及觀光業的推展,確實許多城市都變整潔乾淨多了。民眾幾乎不再亂丟垃圾,很少人會把擤鼻涕、擦嘴巴的紙隨便往地上一丟,大家已習慣接受垃圾不落地政策。閱讀全文

現代文明的救贖~世界環境日40週年的省思

要知道目前我們的「日用飲食」究竟是涵蓋什麼「材質」,也建議可以參閱最近重新翻譯的作品《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Dilemma大家出版)── 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以類似偵探故事的情節,帶我們了解速食、有機、野生食物的食物鏈。閱讀全文

回歸醫療本質,讓愛真誠流動

台灣的健保制度曾讓人引以為傲,但包山包海的不當給付制度、不好的醫病關係與偏頗的生命觀,使得生命末期的患者飽受許多苦。臺灣的呼吸器、洗腎、葉克膜使用密度全世界第一,這一點兒都不榮耀。台灣真是個醫療災難的國度!閱讀全文

綠繪本故事媽媽向前行

從2011下半年開始,我們開始正式推動綠繪本閱讀與活動,希望將環境教育向下紮根,同時也藉此讓更多年輕女性能夠參與本會關注的各項議題與活動,能為本會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每個媽媽,多少都有為孩子說故事的經驗;在學校或圖書館的故事媽媽們,則也奉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為許多孩子們說故事。一則動人的故事,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與孩子產生互動及心靈交流。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