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社區食農課程】在萬華.好好吃:格外有意思

格外百變的好食物 在世界上,即便是雙胞胎,也不會有絕對百分百一樣,但我們知道每個人之所以存在代表有其生命價值,因此秉持人生而平等的信念;然而蔬果呢?假若營養與新鮮度無太大差異,為什麼需要去限定作物的生長需要規格統一化呢?在資源有限之下,「物有所用、物盡其用、並且夠用就好」,才有真正善用資源、糧食不浪費的意義存在。 在牛乳大王的食農課程步入到最後一堂,今天延續上周食物浪費的議題,邀請到從根本農業生產關係,來探討糧食浪費議題的「格外有意思」團隊,帶大小朋友重新認識新鮮跟營養卻沒有不同、但卻因外貌或規格不同被淘汰的蔬果,可以再養活世界上1/4的人口,並透過動手做的體驗活動,...閱讀全文

【食農六式】第二式:格外好料

時常外食的我們,在消費的時候曾想過食物浪費的問題嗎?食農六式的第二堂課,我們邀請了「格外有意思」團隊來跟大家一起思考「食物浪費」這件事,也要讓大家一起用格外品來做甜點。 今天的課程就先從「格外好料食堂」開始!有些蔬果因為外型不夠規格化或其他因素而無法進入市場,但卻一點也不會減損食材本身的風味,今日的主角即是格外品的地瓜跟檸檬,要用來做地瓜磅蛋糕跟檸檬塔。磅蛋糕由大家分組製作,檸檬塔則是由今日主廚小邱老師在課堂前已經先做好了要來跟大家分享。 大家分組將地瓜泥、雞蛋、麵粉等材料依序混合攪拌,在將蛋糕送入烤箱之後,課程便進入今天的正題-食物浪費。食物浪費在產地、倉儲與運輸、銷售、...閱讀全文

【社區食農課程】在萬華.好好吃:食物不浪費

在萬華好好吃的課程以親子為主,除了讓大家認識食物,也希望能把"食物浪費"的議題介紹給大家,這一次便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沈寶莉來跟大家談談食物浪費,也跟大家分享剩食的再利用。 30% 的憂慮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研究,每年全球有1/3的食物遭到浪費或損壞,用重量計算竟然有13億公噸(一公噸=1000公斤)那麼多!一開始老師便設計許多互動式問答吸引參加者思考與討論,原來生活中會不知不覺浪費需多食物。即便不是發生在自家廚房的浪費,也可能是你的消費模式促成無形的浪費。 到底丟掉什麼? 餐桌上所有食材都是經過生產、運輸、銷售、倉儲、加工或是調製、、等過程,才能成為一餐美食,...閱讀全文

[1114聲明稿]本會同意妙管家撤告一案之聲明稿

國內清潔劑大廠「妙管家」因不滿本會揭露其洗衣精產品含有殺蟲劑百滅寧造成銷量大跌,2014年2月遂向本會當屆董事長陳曼麗與秘書長黃嘉琳提起民事訴訟起訴,並求償近新台幣1,600萬元一案。2014年7月7日開庭審理至今,因原告舉證不足與司法程序冗長而難決,經一年多纏鬥後,本會同意原告妙管家於2015年9月向本會提出之撤回告訴之請求。閱讀全文

[活動報導]日本能源政策 再生能源的社會接受度

在各界鼓吹能源轉型的社會中,綠能發展似乎已變成世界趨勢,但我們不曾仔細探究過,除了政策、經濟跟排碳量,還有哪些因子會影響民眾的參與?若無法提升民間的綠能接受度,又如何能有效推動永續能源閱讀全文

[聲明稿]針對本會常務監事陳曼麗被提名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之聲明

長期深耕台灣環保、食安與婦女運動的陳曼麗女士,曾任本會多屆董事長、秘書長與董事之重要職務,帶領本會穩定發展。目前曼麗個人被民進黨提名為不分區立委,對此,我們表達支持,並予以最真誠的祝福。曼麗現為本會第十九屆常務監事,負責監督本屆董事會執行會務。對其即將可能擔任立委公職,現時常務監事的角色與職務恐不適合持續。為避免產生矛盾,曼麗將辭去常務監事一職,專心於國會落實人民基本健康權與環境權之工作。我們也重申,主婦聯盟基金會對於低碳永續生活的實踐與發聲,始終不停歇,也絕不因重要成員投入任何政黨而改變初衷。閱讀全文

宇宙無敵光,食物吃光光─太陽能鍋競賽台東場後記

8月26日,是主婦聯盟在台東舉辦太陽能鍋創意競賽的日子,令學員感到意外的是,透過簡單的物理原理,即便陰天鍋內也有70~100℃,足以把食物煮熟。閱讀全文

【社區食農課程】在萬華.好好吃:甜蜜的滋味

在台北牛乳大王的社區食農教育來到了第二場,這可以說是一場甜蜜的課程,因為這一場我們要向媽媽和小朋友們介紹蜂蜜的種類、成分,以及它們的生產者─蜜蜂的生態環境。這一堂課邀請到農食餵了你的創辦人之一蘇立中先生帶我們認識蜜蜂的生態圈,也邀請台北有機的農友分享養蜂的過程。 ▲農食餵了你一蘇立中老師 ▲欽明有機茶園分享養蜂與種茶的過程 不解之謎,消失的蜂群 其實蜜蜂的生態在過去十到二十年出現了詭異的變化。2006年美國發生無法解釋的大量蜂群消失的現象,不只美國,同一期間中國、歐洲也發現蜂群減少。當時美國給這個現象一個正式名稱─蜂群崩潰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閱讀全文

【食農六式】第一式:市場走跳法則

編按:10月下旬開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跟灶腳工作室合作規劃了「 食農六式-自煮能力者養成班 」,設計針對大學生的食農課程。我們希望透過課程,能讓大家認識與食物相關的議題,也鼓勵大家透過自煮的實踐,來支持友善的生產與消費。 迎接自煮能力養成的第一個考驗,就從認識食材與生產者開始! 午後,在彼此簡單自我介紹後,講者玉鈴說,今天要帶大家走跳兩個市場,分別是每週在自來水公園登場的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和在公館擁有長久歷史的水源市場。除了要大家體驗更有人情味及互動的消費關係、一方面也是更認識食材來源的一種方式。除了被動的用金錢交換食材,這天的戶外教學後,玉鈴也要帶大家做「綜合辛香料盆栽」,...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