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義美參訪後記之一】倡議者──我想走的路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發達的社會,水土卻被污染的體無完膚,食物質素也一步步下降,食品安全隱患更是一籮籮地增加。良心業者要支付更大的成本以生產安全食品及證明該食品的安全性,部分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要麼支付健康風險,要麼支付更昂貴的價格購買較有保障的食品。很難讓人認同這是一個合理的社會啊!既然不合理,那就需要倡議改變!而主婦聯盟正是作為倡議者的角色,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充權人們去爭取一個合理的社會;一個土地能得到保護,農夫能得到尊重,市民的健康能得到保障的社會。閱讀全文

車諾比事件後白俄羅斯的輻射防護措施

原文出處: https://www.belrad-institute.org/UK/doku.php?id=publications:articles:mesures_of_radiation 譯文出處: https://triathlonlifestyle.blogspot.tw/2013/05/blog-post.html   車諾比事件後,白俄羅斯境內有23%以上的土地輻射污染超過1Ci/km2。超過1,685萬公頃的森林和1.6萬公頃的農地與將近四千人已遭受銫-137污染。車諾比事故的經濟損失超過2,350億美元,等於32個國家的1985年預算。儘管在這些年來,白俄羅斯花費約20%...閱讀全文

《NHK 追蹤國際標準ICRP令人顫抖的低劑量暴露真相》觀後感

2011年12月28日在日本NHK播出的這部紀錄片,追蹤了ICRP(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在1990年制定核能安全基準數值:「100毫西弗會增加0.5%的罹癌風險」之判斷標準的爭議;製作單位並且前往瑞典、美國等地採訪,將實際暴露在低劑量輻射中卻罹癌的真實案例,呈現在螢幕上。 故事的場景從日本開始,許多核災被害地附近的居民開始擔心孩童或老人是否適用同樣的輻射劑量標準,也對食物的安全產生懷疑。同樣是受到核災影響的瑞典,也有一群人憂心著因為輻射所可能造成的罹癌風險。不同於日本的案例,瑞典距離25年前發生車諾比核電廠事件的事發地距離更遠,然而,他們根據統計的數字,指出提高的罹癌比率,...閱讀全文

[成果]說能‧想能‧行能小型座談會

6/11 基金會與恩吉歐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一 「說能‧想能‧行能小型座談會」,欲透過討論發言模式,歸納目前台灣綠能發展與落實生活節能的可能途徑,在這個平台上,參與的民眾暢所欲言,發表不同角度的看法與見解,並期待未來有更多此類溝通平台的建立...閱讀全文

說能‧想能‧行能(NGO再生能源系列之小型座談會)

你有嘗試認識再生能源嗎?你懷疑過現在能源使用不一定建構在永續環境下嗎?你曾想換一個方式來落實生活結能,但苦於無人討論嗎?你有豐富的節能生活實踐,或對綠色能源頗有研究,卻找不到機會分享經驗?讓我們在這6/11小型圓桌座談會裡,一同來切磋,盡其暢所欲言~閱讀全文

從食品安全到食育基本法

日本在十餘年前制訂「食育基本法」,正是一種把食物安全與綠色生活方式進行連結的努力。透過這箇努力,日本人逐漸把食物、農業、土地、綠色生活方式融為一體,對個人、社會與環境都產生巨大的影響,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社區大學、主婦聯盟與清華大學開始討論訂定「台灣食育基本法」的相關問題。閱讀全文

聽故事,逛市集——嬉遊記一:《阿平的菜單》(已額滿)

本月的主題綠食育繪本是:《阿平的菜單》。故事主角阿平,他是個不愛吃正餐食物的小朋友。有一天,他有機會決定自己三餐的菜單。到底阿平會去買甚麼呢?是零食?還是蔬菜?而阿平吃了他買的食物後,又會有甚麼改變呢?之後,我們還會帶大家做汽水DIY的小實驗和飲食紅綠燈的體驗活動,希望讓大小朋友更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聽故事活動結束後,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的夥伴會邀請大家一同到水花園市集參觀。而農友蘇打皮叔叔將會在水花園市集為大家說他的「用有機食材做汽水的故事」喲!那麼多精彩的活動,怎麼能錯過呢?趕快來報名吧!閱讀全文

<食安法>通過之後:食品添加物包裝標示的改變

簡單舉個例子,以往只能看見酸甜果汁的包裝上寫著「調味劑」三個字,這些通常都添加有檸檬酸這種從各類礦物、動植物提煉出來的食品原料,未來<食安法>施行之後,我們將很容易在包裝上看見「檸檬酸」這三個字。閱讀全文

給爸媽的一封信-校園基改歸零 親子健康雙贏

依據衛生福利部所公布的資料,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230萬噸以上黃豆,大部分用來榨油、作飼料,約有一成作為食用。以國人每人一年平均食用11公斤的黃豆的來源統計,大概九成五以上是基改黃豆,幾乎都來自美洲。而我們孩子校園午餐中的豆腐、豆干、豆絲、豆包及豆皮等食材,原料大部分都是這些基因改造黃豆。閱讀全文

校園基改歸零 親子健康雙贏(手冊版)

依據衛生福利部所公布的資料,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230萬噸以上黃豆,大部分用來榨油、作飼料,約有一成作為食用。以國人每人一年平均食用11公斤的黃豆的來源統計,大概九成五以上是基改黃豆,幾乎都來自美洲。而我們孩子校園午餐中的豆腐、豆干、豆絲、豆包及豆皮等食材,原料大部分都是這些基因改造黃豆。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