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09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專題演講

【專題演講】海洋永續從餐桌上開始 主持人|林玉珮(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副董事長) 主講人| 黃紋綺 (洄遊吧有限公司執行長) 黃紋綺生於傍海的花蓮七星潭,海洋影響她一輩子的學涯與人生職涯,畢業於海洋環境工程學系的她,在2016年回到七星潭成立洄遊吧有限公司,致力於花蓮當地的食魚教育。今日,黃紋綺以一系列接近生活的問題,開啟今日分享的序幕:我們吃魚但我們認識的魚有多少?你盤子裡的魚是甚麼魚?我們吃的魚是怎麼來的?點破目前的台灣,只有食海鮮的文化,卻沒有海洋文化的問題。 洄遊吧在復興海洋文化之餘,導入永續概念雙向進行。永續漁業其實關乎於捕撈漁法與魚種選擇,洄遊吧的食魚教育抑是以此兩類主題為主:...閱讀全文

08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專題演講

2022年基金會,邀請關心食農教育的朋友,提出在地食農的解方。經過一系列的培訓營,我們發現南部關心青農返鄉、中部希望推動食米文化、北部希望教育消費者。而最後一場,我們來到東部的花蓮,希望能結合東部的風土,以及東部特有,可以抗旱的小米,讓台灣的在地食農,串連起國際小米年。第一堂課,我們請到了台東大學陳美芬副教授,因為台東在918地震後鐵路還未修復,她花了將近4個多小時才抵達花蓮,就是為了告訴大家,食農教育裡,跨世代與社區,及農業的重要經驗。 【專題演講】食農教育青銀共好:代間學習 X 社區實踐 X 在地產業 主持人|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主講人| 陳美芬 (國立臺東大學副教授...閱讀全文

【聯合新聞稿】氣候修法決戰!六大訴求缺一不可

氣候修法決戰!六大訴求缺一不可    今(2022)年3月30日國發會提出淨零路徑後,行政院會隨即於同年4月21日通過行政院「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修正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立法院緊接著於5月11、12日進行委員會初審,留下26個條文等待黨團協商討論,相關修法進程延宕至今,將於明日12月9日(五)進行委員會黨團協商。 關注氣候緊急的公民團體自2020年便投入《氣候法》修法的倡議行動,也於同年共同提出了《氣候變遷行動法》草案,促使跨黨派委員至今共提出高達26個修法草案版本,均可見修正氣候法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各界共識。 我們肯認於地方大選後,...閱讀全文

【淨零這條路,在地鬥陣走】公民電廠系列論壇報名

淨零這條路,在地鬥陣走 公民電廠系列論壇 【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 台灣的能源轉型如同一個人的武林,缺少如何讓每個人都可以直接參與、討論綠能發展的空間。歐盟能源轉型之所以能穩定,正是因為能源不單是國家、企業的責任,而是讓每一位公民都有一同參與。 主婦聯盟與荒野保護協會一同舉辦「淨零這條路,在地鬥陣走」公民電廠系列論壇,邀請大家一同討論目前社區、學校參與公民電廠的現況外,也藉由兩場論壇,深入討論公民電廠相關政策,透過各界的發聲及參與,讓台灣的公民電廠有更多元的發展,也讓台灣的淨零之路,可以走得更遠、更穩。 讓公民電廠走入地方─縣市與社區篇 時間:12/20(二)09:00...閱讀全文

新竹分社 推廣員培訓招生再啟動!!

【推廣員培訓招生再啟動】 2022年已經接近尾聲,準備好迎接2023年了嗎?主婦聯盟為您準備兩堂豐富的課程,讓您帶著充滿能量的迎接2023。 每到年節,家中清出的垃圾與丟棄的家具去到了哪裡?讓我們帶領前往新竹市垃圾回收場,了解垃圾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探究與思考環保綠生活在個人、社會的實踐的方法,以及參觀新竹市濱海低碳環教中心「濕地培育所」,讓學員們了解人為破壞對其他物種與棲地所帶來的生態不正義,點燃對「環保政策」的「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12/19(一) 上午10:00~12:00 新竹市垃圾資源回收場─垃圾與生活+濕地守護天使 你知道何謂「基因改造」嗎?除了複習何為基改以外,...閱讀全文

邁向淨零論壇—創造日常節能的眾力

「隨手關燈、冷氣溫度調高一度,更換一級節能的家電…」已經是許多人的生活常識,但若要更進一步在日常中實踐淨零生活,我們該怎麼做呢? 淨零碳排是世界趨勢,意味著社會與生活將也需要一起轉型。我們的日常,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氣候變遷。也因此,不論是國際IPCC AR6報告中所提出的「需求面解方」,或是台灣國發會所提出的「生活轉型」,都指出了行為改變的重要。 但行為改變,除了隨手關燈愛地球,更需要實際推動社會變革,也需要搭配科技、制度、經濟,更需要集眾力,讓節約能源成為社會的日常。 本次「邁向淨零,創造日常節能的眾力」論壇,邀請到關心氣候與環境議題的學者、企業及NGO,分享研究與推動經驗,帶我們一起探討...閱讀全文

【2022種子交換會】氣候變遷下,我們需要更多元強韌的DNA

趕在冬藏前,一年一度的種子交換會在11/19正式展開囉! 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我們需要更多不同的種子,在不同的土地落地;讓農人育出最強健的作物、更多元品種,在自然環境中更豐富地被保種,培育出更具韌性、更能因應嚴苛氣候環境的樣貌! ​ 主婦聯盟與多個友團、單位於11/19、20在台北的客家文化園區舉辦《2022種子生活節》,以《醬。好。》為題,進行各種不同的論壇、種子市集、首座、餐桌共享等等的活動; 活動的宗旨主要希望讓參與的朋友們,重新思考農人、農業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梳理我們日常飲食、料理等習俗文化的改變,與環境變遷之間許多細微的互動關係。 ​ 19號的上午,...閱讀全文

【COP27專題】戰爭與和平、還有碳排,被忽略的軍事部門

本屆COP27口號是「一起實踐」(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而所有的戰爭的起因,總脫離不了對「資源」及「能源」的爭奪。 俄國入侵烏克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圖片來源:擷取自 UN Climate Change - Events Youtube 這次的 COP27 ,諸多討論聚焦於富國如何在金融上協助開發中國家,也有場聚焦戰爭下的氣候正義的 周邊會議 ,主題為:UNFCCC下的戰爭與衝突碳排放 (Dealing with military and conflict related emissions under the UNFCCC)。 大家有沒有想過,戰爭,...閱讀全文

07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團體討論範例

聽完上午場講者的精彩分享,下午安排「台灣食農教育點線面-分組動腦工作坊」的活動,將與會者分為兩組,分別由主婦聯盟工作人員擔任各組桌長帶領討論,邀請大家盤點推展食農教育中,所提到的問題與可運用資源,希望藉由大家共同集思廣益,互相串連,並設法找到解方。在此,分享動腦工作坊的活動過程,歡迎大家將此種討論模式帶回自家團隊,一同激發提案創意。 A. 台北場-分組動腦工作坊舉例 工作坊會先請各位夥伴介紹自己,並分享自己關心的議題。現場準備一張海報,依照「問題、資源、利害關係人、整合串聯」四個主題獎海報劃分為四個區塊,中間再畫一個圓(或方框),俗稱「小豬圖」或「風車圖」。...閱讀全文

06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專題演講

台中場下午,由三位已經實際透過食農教育串連起社區及地方共好經驗的講者,從如何在問題意識出發,找到可以切入的角色與問題困境、執行到實踐的經驗。 【專題演講】以農夫市集為核心的食農教育行動 主持人|耿明誼(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 主講人|楊文仁(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經理) 楊文仁經理認為市集本身就是食農教育場域,從農夫、社區、學童食農教育等面向,把教育作為一種行銷,由下而上地在此共識建立。由於,理解跟購買是兩回事,但不理解就更不可能購買,孩子的教育是未來的根基,是最容易塑造習慣的一個時期。因此,市集起初的食農教育對象,是從信義國小四年級開始,小學生的主題教育,內容要更扎實,...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