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沒有米~親子飲食體驗活動後記

您在這裡

作者
陳儒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一ㄟ炒米香,二ㄟ炒韭菜,三ㄟ強強滾,四ㄟ炒米粉,五ㄟ五將軍,六ㄟ六子孫,七ㄟ蚵仔煮麵線,八ㄟ共伊分一半,九ㄟ九嬸婆,十ㄟ撞大鑼,打你仟,打你萬,打你一仟五佰萬!〈台灣童謠〉

「我知道,這一堆是糯米、這一堆是粳米,另一堆是秈米」、「老師,我看到胚芽了,手指摳的起來耶」、「壽司黏黏的,是不是糯米啊?」、「這薄薄的糖果紙是米做的,而且還可以吃喔」、「端午吃粽子,冬至吃湯圓」……,此起彼落的話語和笑聲迴盪於夏天的NGO會館裡。
 
根據衛生署2009年公布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中發現,國人平均每人每天攝取蔬果量不到五份,每人每日稻米消費量由1984年的231公克(約1.2碗)下降至2009年的131公克(約0.7碗),肉類則是由每人每日144公克上升至199公克(成長約38%)。這些調查數據正好反映目前台灣「外食化」、「速食化」及「西方化」的飲食趨勢。
 
因此,延續過往兩年於暑假舉辦親子飲食體驗營的傳統,今年我們選擇以「米」作為活動主題,希望藉由親子互動遊戲的方式,讓大家了解米食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緊密連結,以及進一步了解米食在傳統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希望讓逐漸習慣西方飲食型態的現代人,能重拾對米食料理的興趣及願意多吃國產稻米,以實際行動支持認真辛苦耕作的農民。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講師們熱烈討論課程的歷程當中,產生許多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創意,以致於最後我們不願意捨棄任何一個想法,最終產生了兩套彼此相關但卻又相異的課程方案。
 
課程A
 
從認識粳米、秈米及糯米開始,接下來透過講述「小雞吃白米或糙米實驗」,談維生素B的攝取,並藉由動手操作碾米小實驗,讓小朋友親眼辨別白米與糙米的不同之處,最後由親子共同享用自己親手做出的米便當。
 
課程B
 
則是從體驗生活中各樣的米食料理開始,探討米食與我們傳統文化及日常習慣的連結,並透過24節氣接龍及農夫大富翁的活動,串連在地文化與農耕技藝,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並以親手槌出麻糬作為活動最終的高潮。
 
在整個系列活動進行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其實是其中一堂玩沙包的遊戲。由義工媽媽親手縫製裝著過期米粒的沙包,透過現場參加活動的媽媽熟練的手把玩著,沙包如跳躍的音符,演奏出喜悅的親子協奏曲。對於在一旁協助活動進行的我而言,這大概就是親子教育的最好體現吧!「不能沒有米」親子飲食體驗活動的意義,就是將快樂回憶和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所謂的親子或環境的情感,就在這樣的活動中,慢慢的萌芽。
 
明年的活動又會是什麼呢?那就敬請期待囉!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1期會訊(2010.10.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