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校園午餐搞非基  網路串聯的志工行動

結合學童校園午餐和非基改食品議題,由「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各地志工為主要發起人的「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期間推出要求候選人承諾,當選後將編列預算和行政資源,或確實監督相關行政單位,推動國中小學將使用非基改豆製品食材列為規範,提供給孩子安全無風險的非基改飲食。閱讀全文

遍地開花結果的非基改行動

從2002年,本會即與合作社成員、老師們一起研讀、討論基改議題。這一路走了十餘年,從農友連結,慢慢與銷售店家、消費者接觸倡導,一直到政府立法的制度性規範,台灣的無基改運動,可說是進入社會運動的成熟階段。為擴大連結,零基改的訴求更與本會長期耕耘的校園午餐倡議相結合,讓更多家長志工團體一同合作與行動。閱讀全文

懂得分享,讓食物更有意義--梁小嫻與何秀芳[一顆剩菜看環境危機]講座

食物的浪費除了有效期限與賞味期限的制約外,還有就是對新鮮、美好食物的想望,這些想望讓許多的東西在產地就被處理了,所以我們可以說,食物被丟棄的原因各式各樣,卻每天不停的在上演中。閱讀全文

光電系列專欄(連載中)

產業日益發展帶來更多能源的需求,過多的需求繼而帶來氣候變遷,讓極端氣候變成常態,溫度上升的影響,小則會增加室內溫控(能源使用)的需求,大則造成的大型氣候型災難發生機率增加,然而重建與救災卻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與能源,周而復始形成一惡性循環。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規劃的減碳情境,預定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須從570億噸減為140億噸,在2012年統計資料中,比較各種不同減碳方法施行後在2050年預測可達到的效果,可發現「發電效率提昇與燃料轉換」效果最差,僅有1%,依序是「核能發電」8%、「碳捕捉技術」17%、「終端使用燃料轉換」12%,減碳效率最好的則是「再生能源」23%與「...閱讀全文

[光電系列專欄]太陽光電系統的環境議題(下)

相較高污染的火力電廠,或潛在風險未知的核電,再生能源可說是目前的一時之選。也許太陽光電系統仍然存在爭議性的環境議題,或尚待解決的電網輸配問題及價格上的經濟問題,但就目前各類傳統能源與再生能源比較,太陽光電仍然是目前較為熱烈成長的區塊。閱讀全文

[光電系列專欄]太陽光電系統的環境議題(上)

近年來由於地震、海嘯與核災等天災人禍頻傳,能源安全與環境永續問題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經濟部在民國98年7月施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開放再生能源系統設置,期望減低台灣能源密集度,同時替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而再生能源中,太陽光電是大眾比較熟悉的,不過在設置太陽光電系統的同時,也有許多環境成本需要了解及考量。 太陽光電系統包含太陽光電模組、變流器、變壓器、支架、各類開關、電錶與配電元件等,在生命週期階段都會由原料開採、製造、運送、安裝使用與廢棄等階段,而對使用者比較容易接觸到的只有使用階段跟廢棄物。一般來說,太陽光電系統環境影響大致可歸類為(1)水資源、(2)電磁場(波)、(3)噪音、(4)...閱讀全文

一棵剩菜看環境危機---從食物分享計劃說起

邀請香港剩食專家梁小嫻、何秀芳來分享香港與東南亞國家的食物分享計畫閱讀全文

從日本經驗,看過去、現在、未來的輻射食品安全(下)

福島核災已讓鄰近災區的孩童罹患甲狀腺癌的比率增加30倍,且國際已經充分的科學證據顯示,低量輻射也會造成健康上的危害閱讀全文

從日本經驗,看過去、現在、未來的輻射食品安全(上)

「台日食品中輻射量測技術與現況交流會」邀請日本兩大進行食品中輻射含量檢測的民間單位-日本生活俱樂部、削減有害化學物質網絡,及日本長期參與車諾比核災調查的學者來台與我國公私立相關檢測單位與團體進行交流與實例分享.閱讀全文

核災造成內外部的輻射汙染-解讀《餐桌上的放射能》

此圖顯示車諾比核災散播出的輻射物質如何經由各種方式對人體產生影響。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