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家庭廚餘堆肥DIY

不是三餐老是在外的家庭,每餐前餐後的廚餘自是難免。但是以都會型的住宅而言,不建議以葷食來做堆肥,因為堆肥會容易發臭,引起左鄰右舍的諸多煩惱,也延長發酵時間。閱讀全文

環保廚餘酵素DIY

不要的廚餘果皮,只要經過簡單處理便可變成有去汙效果的「環保廚餘酵素」,可將油脂分解成小分子,使物品表面的污垢更容易被帶走,減少清潔時的用水量閱讀全文

把食物分享給需要的人

二年前,我接到一通電話:「雅美老師救命啊!我們的菜賣不完了,要怎麼辦?」來電者正是附近主婦聯盟合作社取貨站的站務。我到現場一看,發現一大堆賣不出去的蔬菜已經開始發黃、枯萎…於是,我便把它們全部扛回家,走樓梯回到我五樓的家,開展了我的「救菜人生」。閱讀全文

把食物種出來

食物好像離我們很近又很遠,要我天天都跑到農田去看農夫如何種菜好像太困難,難得家裡有一個可以照到陽光的陽台,我在想:不如在家裡種菜看看嘛!可是要種什麼才好呢?後來看書和網上資料發現,吃剩的蔬菜部份原來可以拿來種的!閱讀全文

主婦的智慧

有時,在家或外食吃不完時不是丟掉就是冰在冰箱然後忘記吃。俗語有云:「呷菜尾做好事」,把菜吃光光、不浪費,就好比做了一件好事。就讓我們看看志工媽媽如何利用生活智慧,解決剩下來的食物吧。閱讀全文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食譜

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處理剩食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更是緊扣當地文化和歷史。即使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地方都可能會變出不同的美味佳餚喲!就讓我們來看看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的分享吧~~閱讀全文

主廚不浪費

我平常是舞鍋弄鏟的,要我拿筆作文真有點不知從何下筆。現在的食物取之方便,丟棄也很快速,使得全世界都需要面對這麼多的廚餘問題,今天我就用廚師的身份來跟大家分享我對剩食這個問題的淺見。閱讀全文

太陽光電系統品質面面觀

自2009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後,太陽光電系統市場逐年成長,且大多數為與台電併聯簽約20年的全額躉售系統,也因此吸引了投資者加入市場。設置及投資太陽光電系統需考量長期報酬,進而計算每年發電量、現金流與投資報酬率(1) 。然而太陽光電系統的品質優劣,將直接影響系統的發電量、妥善率與維修成本,進一步影響投資效益。本文簡述太陽光電系統要注意的品質問題,將系統設置流程(2)約粗略區分為:系統設計、材料選用、施工及後續維護四階段,提供讀者參考。閱讀全文

食農教育教案培訓營(額滿)

我們希望藉由此次工作坊培訓,完整建構適合各年齡的食農教育教案,並培訓更多的志工將食農教育推廣至各個層面。閱讀全文

「輻」食闖台的代價

衛福部一再強調進口食品經過重重把關,抽檢時也「未超標」,所以民眾能安心無虞地食用這些進口食品。但當我們要求政府提供檢驗數據和資料時卻不斷閃躲,這些唯一的「科學證據」彷彿是不能受到考驗和挑戰的。「未超標」其實不等於「零檢出」!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