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酷」繪本教出減緩暖化的「酷」世代

過去130多年來,地球年均溫最熱的十年是那幾年?除了1998年,其餘九年全發生在二十一世紀,也就是最近的十五年,去年更是最熱的一年,而未來再創高溫將不是新鮮事。我們的孩子是誕生並得成長在過熱的地球,這使得如何教養出Cool(酷)世代–可以調適並減緩全球暖化的低碳生活世代,成了我們共同未來最最重要的課題與任務之一。閱讀全文

告別塑膠——低碳生活的第一步

塑膠用品自五十年代後走入台灣人的日常生活。每天睜開雙眼到入睡前,我們就大量的與塑為伴。如水杯、食器、鍵盤,裝飲料的寶特瓶,甚至部份洗面乳中也含有塑膠粒。歷經30餘年的政策輔助發展,缺乏石油原料的台灣發展此種高度耗能、耗水的產業,躍為石化王國,讓我們慣於使用任何塑膠材質製成的生活用品,並認為一次用品的用過即丟是理所當然。目前台灣平均每人每天使用2.75個塑膠袋,加總每年180億個,用量是歐盟國家的3.9倍,數量驚人。閱讀全文

節能料理輕鬆上桌

我們發現節能其實也是「反核式生活」裡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減少依賴能源的話,便沒有蓋更多發電廠和核電廠的需要。而且如何節能又是生活中時常忽視的小細節。因此本會的志工媽媽從2013年便以餐桌食物開始著手,結合手作及飲食體驗,讓大家了解「生活即是道場」,環保節能的理想是可從生活方面來實踐的。沒想到課程推出後大受歡迎,更獲得「環保署103年環境教育基金補(捐)助計畫績優奬」,評審們更大讚這種課程有趣且實用,又能鼓勵大眾落實節能、低碳的理念。所以,我便邀請非核小組的召集人陳淑宇來分享這個節能又省時的料理,希望大家從廚房開始反核~~閱讀全文

遲來的日本食品源頭管制新措施

從2011年福島核災後,本會一直持續關心輻射食品侵台的問題。除於2012年發起輻~咒明信片簽署行動外,更成功阻止當時的衛生署欲放寬食品中輻射銫含量的安全容許值。三年多來,我們不斷透過教育和媒體表達對這議題的關注。今期特邀請本會秘書長分享我們最近兩年來在這議題上的努力和影響。閱讀全文

[綠行動]跨出減少對市電依賴的第一步─自己的手機自己充

"你是否有想過每天都要用到的手機,電力要如何來?手搖式發電?腳踏車發電?還是仰賴牆上的插座呢?"在參與過相關省電就是發電的相關活動之後,我們希望能從每日不可或缺的手機等小型電子用品開始,用太陽能板來充電,跨出減少對市電依賴的第一步閱讀全文

為家屋編織綠簾子——11℃的一簾幽夢

志工媽媽們在嚷嚷的討論與雀躍的心情中忙了好幾周,整理出基金會早期拿來裝飾矮牆的竹籬、蒐集家裡吃剩的南瓜與絲瓜籽、回收雨傘碎布與用過的花卉鐵支架、評估基金會陽台日照位置與時間,接著將蒐集到的種子泡水去殼、整理陽台、買土攪拌、綁竹籬,一切都是為了等待三月一到,就要開始嘗試建構專屬我們的「綠」陽台行動…閱讀全文

請太陽來煮咖啡

午飯後大夥搬出咖啡機、磨豆子、接上咖啡機電源,等了一陣子都沒有動靜,老師笑著問大家問題出在哪?學員們仔細檢查了一番後發現,原來咖啡機所需功率為750W,但逆變器的規格只能供給500W的電流,無法驅動咖啡機。透過實際的參與,果然讓大家印象深刻!從接線到組裝系統的過程雖然不難理解,但是要能針對不同電器與需求,考量電壓、供電量等環節,也是能否成功發電的一大挑戰。閱讀全文

熟透水果的出路——鳳梨果醬

蘋果鳳梨頗怪,一般鳳梨要等到皮黃了才是成熟可以削皮,蘋果鳳梨一定要趁皮綠時削好,皮變黃就已經過熟。可是過熟的水果還沒壞,只是直接吃的口感味道不佳,怎麼可以就這樣浪費掉呢。其實很多過熟的水果多半香氣濃郁、甜度高,非常適合做果醬。閱讀全文

誰說黃豆不能做菜——簡師傳的非基改沙拉食譜

簡師傅無私的分享了他星期天時在彩虹餐廳示範的「黃豆時蔬蘋果油醋豆腐沙拉」食譜,我剛剛弄好馬上傳了照片給簡師傅看。閱讀全文

國語實小系列報導3 —— 健康吃全穀

稻與小麥都是我們重要的主食,我們透過實際給小朋友稻穗與麥穗,讓小朋友認識自己最常吃的食物之原貌,也透過相片中的麥田與稻田讓小朋友去區分之間的不同,最後透過世界糧食產地分布圖告訴小朋友,其實臺灣是適合生產稻米,生產很多的稻米。在經過主食的討論後,我們開始進入本月的繪本《爺爺的有機麵包》。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