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底,徐慎恕大姊在她家的客廳,邀幾個女人談到要為台灣做一點事,在場的人,紛紛同意。慎恕姐提出要給這群女人取一個名字,過程中有人提及日本推動環保多年的團體「主婦連」,所從事的改革議題非常相近,於是「主婦聯盟」這個名號就這樣出現了。(之後,台灣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效法採用「聯盟」這個集合式的名號做為團體的單位名稱。)當時還在戒嚴時期,慎恕說,第一波行動就是去抗議美式漢堡在台灣賣得太貴了,幾乎比在美國的價錢貴一倍以上。慎恕回憶當時的情景,去抗議的女人都刻意穿得很漂亮,就是不要讓商家認為:你們就是吃不起。 改變主婦形象,照亮台灣 麥當勞事件,打響了主婦聯盟的知名度。尤其在戒嚴時期,這群主婦的行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