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把關餐桌,改革校園午餐

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幾乎全都跟食物有關,可見人們是多麼重視食物。但20多年前,鎘米、毒葡萄事件及農藥殘留等問題使得人心惶惶,為尋找安心食物,我們的志工媽媽跑遍全台灣,更以共同購買的方式直接支持以友善土地方式耕作的生產者。除把關家中餐桌,我們對孩子一年必須吃約200次的校園午餐問題也未敢鬆懈,積極展開超過10年的校園午餐倡議及修法行動,以守護校園午餐的食材安全。 1993年,「消費品質委員會」集結一百多個家庭以共同購買方式直接向農民訂購米和葡萄,開啟台灣生活消費革命,共同購買運動由此展開。2001年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正式成立,推動起另一波消費者合作運動。 2005至2007年,...閱讀全文

守護種子,維護永續大地和餐桌

豆腐豆漿豆乾豆花、含糖飲料點心糖果,幾乎是每個台灣人餐桌上必定出現的食物,然而台灣九成以上的黃豆和玉米都是進口的基改作物,其農藥殘留和健康風險讓人不能忽視。故從2008年起,我們便積極關注基改議題,並透過不同的組織、倡議、立法和教育行動喚醒民眾關注。近年,民眾已日漸重視基改食品的問題,食品企業公司也紛紛推出非基改產品。這股風氣使2016年台灣非基改黃豆進口比前一年增加26%。 2008年,本會與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綠色陣線協會及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種子研究室共同成立「台灣無基改聯盟」合力推動倡議;更於2013年起,每年5月參與全球反孟山都(March-Against-Monsanto)...閱讀全文

主婦聯盟──消費者運動的先驅

2008 年起,台灣接連發生重大食安事件,飲食安全逐漸成為國人關心的焦點,各地小農市集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而我也在輔導高雄縣成立微風市集志業協會後,成為「友善農食」、「綠色消費」運動的行動者。 2011 年,我接受農委會委託執行「農村綠色飲食與食育推廣方案之研究」,初次接觸飲食安全及食育議題。從網路搜尋中發現,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早已針對親子發展出一系列有關「食品添加物」、「飲食安全」的教學活動。因此主動與基金會連繫,請其派員到新竹教育大學為我培力研究團隊。講師陳儒瑋帶來一套「認識食品添加物」的教學與實作,其寓教於樂的教學設計給予我很大的啟發,奠定了我日後研發食農教育教案及為「...閱讀全文

戰果輝煌的 30 年

我第一次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接觸是 2004 年 12 月,當年承接農委會基改產品相關計畫,需要在各地舉辦 5 場「認識基因改造產品」通俗說明會,在台北當然主婦聯盟是首選了。有這樣的因緣,當基金會在 2006 年 9 月於台北與台南舉辦「基改與有機農業可否共存?」公共論壇,就沒有忘掉邀我一起參與。 因此主婦聯盟基金會、主婦聯盟合作社、綠色陣線協會及我代表的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就在 2008 年組成「基改農業關心小組」,後改為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展開密切的合作關係至今。一開始我們先定調在推動無基改農區,邀請與合作社相關的有機農場加入宣誓活動,到目前一共有 534 個農場,面積 895 公頃...閱讀全文

主婦把關,守護台灣

一個非營利組織在台灣能存續30年並仍如常運作誠屬不易,以家庭主婦為主體的組織更是難得,但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卻做到了!而且關懷層面更廣,影響能量更強!30年來主婦聯盟基金會催生出來的團體也有好幾個,每個團體在各自關心的領域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且跟主婦聯盟也仍保持著或多或少的連結。 主婦性格看似保守卻很務實,不談高深的學理和夢幻的理想,卻有生活的敏銳度和綿延的行動力!用主婦觀點從生活面切入,由自身做起,帶動家人,推至社區,影響社會,最後成為國家政策;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就是這樣的過程。 孩子是寶,台灣要好!主婦單獨力薄,合作聯盟就有力道!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如此,綠色消費、共同購買亦是,發展綠能、...閱讀全文

迎向低碳社會,為環境給力

跳進自己的洞,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2017年1月,我來主婦聯盟工作剛好滿3年。這3年,孩子進入青春風暴期,照理說,人母應該以親密卻不黏膩的關係,陪孩子經歷人生第二次長自我的重要階段。不料,就在第一年,先遇上318太陽花運動、418夜宿忠孝西路廢核四,喘口氣後是中秋節連假的黑心油事件……。後面事件毋須細數,因為作息已被徹底翻轉,早起6點多開始工作,夜間直到10點報社記者仍追著不放,就為明日早報幾句話。當艱難已被習慣,逐漸成為日日例行的大部分,孩子開始鎖在房內,像是遠在天邊。 工作密集有價值,但生活卻被擺在一旁。當初來主婦聯盟,不是為倡導生活實踐嗎?結果生活本身不見了,質量被掏空,很是令人難堪...閱讀全文

外食族1次自備容器 可減少高達7件垃圾

外食族 1 次自備容器 可減少高達 7 件垃圾 「老闆,我要一碗大滷麵,我自己有帶鍋子。」今天中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在水源市場發起「外食族提鍋運動」,號召上班族、學生一起自備容器或鍋具購買外食,這也是主婦聯盟30週年,以行動宣示環保生活實踐的第一波活動。一次自備容器的購買,約可減量至少1個紙碗(盒)、1個塑膠蓋、2條橡皮筋、1到2個塑膠袋的使用,如果再加上免洗餐具,還可以再減少1雙免洗筷及筷袋,和1個塑膠湯匙,如果是購買湯麵類,一次就可減少高達7件垃圾。可見每週只要增加一次提鍋,就能為生活省下相當多的一次性用品。 中餐常常會是現代人外食比例最高的一餐,而每一次外食,...閱讀全文

【社區綠行動培訓】315餐桌上的綠色幸福

如果希望人人擁有餵養自己與選擇的真正能力,便需要創造更多對食物生產、運輸、選擇、烹煮與運用的「實務演練」。閱讀全文

主婦聯盟30週年 守護台灣環境不懈怠

主婦聯盟 30 週年 守護台灣環境不懈怠 今年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成立 30 週年,基於立足過去、 展望未來,繼續在環境保護、 食農教育及氣候變遷議題上耕耘的想法, 主婦聯盟於本日上午在基金會辦公室舉辦「女力 30 綠動台灣」行動宣示活動。活動由資深志工媽媽們演出行動劇, 劇中回顧基金會過往在資源回收、垃圾減量、非基改、 捍衛食安以及反核運動等議題上, 從生活的實踐影響政府促成改變的寶貴經驗;未來基金會將在減塑、 促進能源轉型以及打造綠色飲食生活圈等三個方向持續努力。 最後由全體董事及資深志工一同呼口號,宣示繼續為下一個 30 年的 台灣環境打拚。主婦聯盟也將在 3 月 24 日,...閱讀全文

【廢核之路原地踏步?遊行前夕檢視立院廢核決心】

【廢核之路原地踏步?遊行前夕檢視立院廢核決心】 去年三月廢核遊行時新國會剛上任,全國廢核行 動平台向立法院各黨團提出七大具體訴求,獲得積極回應, 時隔一年,檢視訴求達成的成績確實難令人滿意,許多仍原地踏步, 因此,平台邀請民進黨及時代力量黨團代表立委出席,共同檢視訴求 達成現況,並說明未來一年如何善盡立院監督之責,督促政府加快腳 步,提出廢核政策的具體規劃與進程,全國廢核平台更希望反對輻射 食品的國民黨,也能一起來廢核,共同建立非核家園。 去年針對立院的訴求中,首項即要求應將「 非核家園」入法,目前雖將「非核家園」放入電業法,卻僅有形式, 未見具體計劃與時程,令人擔憂僅為具文。...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