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基金會內部展開了一系列食農食安共學之旅。我們思考:經過去年底到今年初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修法行動,如果法規與管理機制有了,許多業內藏汙納垢與長年潛規則,真的就會自動修正了嗎?消費者自己對生產者與食品加工業的了解,又到底有多少?緊接著,4月時,團膳出現了保水肉,知名超商賣了藥殘茶葉蛋,加上6月TPP談判中含瘦肉精的美國豬已被端上檯面,爭議不斷的自經區政策更表明要開放中國農產品原料等問題,這些在地的、自由貿易下進口的食安危機,讓我們不得不立即啟動「自己的食安自己學、自己救」行動。我們深入學習、緊緊盯著,關注在地加工業者與農家,開啟長長的對話。希冀這些旅程與紀錄,能幫助綠色消費者整合食物主權、在地低碳飲食、擁有安全與友善環境等多重價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