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食在好玩親子飲食體驗營(3)

對於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米,你瞭解多少? 發糕、粽子、元宵等等傳統節日的米食,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米除了作為糧用,還能有什麼用途? 一起來體驗不能沒有米的生活!閱讀全文

食在好玩親子飲食體驗營(2)

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到底是黑心還是安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速食店裡誘人薯條和汽水背後,到底有多少令人心驚的真相? 藉由遊戲與DIY,瞭解食物背後,是歷經一場長途跋涉的旅行喔…閱讀全文

尋找桃花源~臨海農場參訪記

現代桃花源—臨海農場 鄰近白沙灣不遠處有一幢特別為吸引人客來此的別墅――臨海農場,場主正是台灣知名的“阿督仔”環保工作者――劉力學。他的家鄉遠在北半球的加拿大魁北克,從擁有廣大森林的地方,因緣際會來到蕞爾小島的台灣,並成為台大第一位外籍學生,搭上當代通往資訊時代的列車。劉力學不但擁有專業的電腦科技知識,當年更接下惠普電腦首位台灣地區負責人及神通電腦的副總。 的確,真的令人很難想像從事高科技的高階主管可以搖身一變為身體力行環保生活的實踐者,更是繼本會成為推動廚餘做堆肥最賣力也集大成的個體戶。早在1998年台灣第一所社區大學――文山社大成立時,本會就合作開辦了環保生活課程,...閱讀全文

綠建築的無限可能~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參訪記

綠建築的概念行之有年,行政院於2010年1月核定『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指示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辦『綠建築教育示範基地參訪』,再委由社團法人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承辦。為了節能減碳起見,我們環委會一行人就近參訪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當天的導覽解說是中國科技大學的陳海曙副教授,站在門口的中庭面對熙熙攘攘的新生南路,陳教授說這是典型坐西朝東的基地,為了避免太陽的東曬西照,設計師硬是將建築以南北向來配置。 全區總計有三棟建築︰北邊的住宿棟樓高14層(鋼骨鋼筋混凝土)、南邊臨辛亥路的有6層樓高的教學棟(鋼筋混凝土)以及5層樓的集會棟(鋼骨),教學棟與住宿棟的二、三樓設計有玻璃天橋相連結,...閱讀全文

反菸蒂行動~水溝不是菸蒂的家

台灣經過這些年來對環保的重視與努力,及觀光業的推展,確實許多城市都變整潔乾淨多了。民眾幾乎不再亂丟垃圾,很少人會把擤鼻涕、擦嘴巴的紙隨便往地上一丟,大家已習慣接受垃圾不落地政策。閱讀全文

現代文明的救贖~世界環境日40週年的省思

要知道目前我們的「日用飲食」究竟是涵蓋什麼「材質」,也建議可以參閱最近重新翻譯的作品《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Dilemma大家出版)── 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以類似偵探故事的情節,帶我們了解速食、有機、野生食物的食物鏈。閱讀全文

回歸醫療本質,讓愛真誠流動

台灣的健保制度曾讓人引以為傲,但包山包海的不當給付制度、不好的醫病關係與偏頗的生命觀,使得生命末期的患者飽受許多苦。臺灣的呼吸器、洗腎、葉克膜使用密度全世界第一,這一點兒都不榮耀。台灣真是個醫療災難的國度!閱讀全文

綠繪本故事媽媽向前行

從2011下半年開始,我們開始正式推動綠繪本閱讀與活動,希望將環境教育向下紮根,同時也藉此讓更多年輕女性能夠參與本會關注的各項議題與活動,能為本會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每個媽媽,多少都有為孩子說故事的經驗;在學校或圖書館的故事媽媽們,則也奉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為許多孩子們說故事。一則動人的故事,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與孩子產生互動及心靈交流。閱讀全文

吃進嘴裡的大事~南台灣非基改戰豆小組招兵買馬中!

2010年,印度透過公投成功阻擋了基改茄子進入國境;同年,巴西成功暫停種植杜邦的基改大豆,今年春天,香港也透由農事環保團體發起「正版木瓜」行動。每顆小小的種子都悄聲地訴說地球上正在發生的每件小事!閱讀全文

[台中分會]改變世界的力量~女性綠色交流座談會後記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特別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這一天舉辦「女性綠色交流座談會」,邀請八位中台灣參與環保工作多年的女性分享寶貴的經驗,期能使更多人了解女性對環境教育及保護環境生態的努力與堅持的核心價值。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