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六式】第六式:自己帶便當

您在這裡

作者
陳其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攝影/灶腳工作室

    在蘭嶼,出外捕魚的漁民看到魟魚,就要趕緊上岸,因為在他們的文化記憶中,魟魚是惡靈的象徵;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印度人不吃牛肉…。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物。

    食農六式的壓軸,我們邀請到「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的A子來帶學員做便當,而便當課程不只是教作簡單又便利的安心料理,更期待透過餐盒來讓大家親近,反思重覆驗證後流傳下來的文化。人類學背景的A子從風土、文化、技藝切入食物議題,引導學員了解飲食如何與文化交纏、衍生出各民族傳承至今的慣習;甚而,透過觀察食物,我們又能如何覺察到多元文化的縮影。

食物的風土X政治X經濟

    食物味道與地方的關係,稱為風土。

    你知道嗎?就算是同一品種的食物,在不同的地方種植或是被加工,也會有不同的味道。例如諾鄧火腿,就是傳統文化與風土結合的展現,透過自然的酸熟,以及師傅技藝的展現,火腿有了獨特的風味。

    食物與政治的關係密不可分。生產食物的場域和作物種類,跟被殖民者統治的歷史也有相關。A子說:「這就是為什麼日治時期要推種植水稻─讓人離開山林、到平原耕田。因為人與農作是被綁在一起的,能方便統治者治理。」換言之,當人們開始種稻,人就被種在土地上。儘管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改變,但其實就是統治者的軟性手法。

    在經濟的面向,我們也共同反省所謂「掌握吃的權力」,如要購買有機或友善農法的農產品,或是經過安全驗證的食品,這樣的選擇權卻經常因其擁有之政治經濟資源多寡而產生落差;而如何同時在追求並實踐吃的安心、吃的健康,進而吃的友善大地的消費行為,兼顧各家庭與個體間的基本人權和需求,著實為極其重要。

文化佐味,成為自煮能力者的最後一哩路

    本次食材來自我們購買格外有意思的格外品地瓜,以及好人會館的野菜(支持烏來部落)。大家開始動手作地瓜燉飯、野菜鮮湯以及玉子燒,準備完成最後一個挑戰,以後就會自己做便當了呀!

    看著米粒在平底鍋上翻炒與慢燉,逐漸從很生的白色到些微的透明Q彈,並與已蒸熟的地瓜交融;一面品嘗已經上桌的野菜鮮湯。A子說阿美族人常吃「八菜一湯」,意思其實是八種菜煮成一鍋湯,就像今天的野菜湯一樣並且每家味道不同,只要達到神秘的平衡,就是家傳的好味道。

      

    食物是很好了解人的方式,吃飯是一個場景,跟誰吃、怎麼吃、吃什麼,都有很大的影響。在【食農六式─自煮能力者養成班】,我們以六個切入食物議題的角度來與大家對話、討論與理解,期待這些招式能千變萬化,身懷絕技的能力者們能保持對食物的熱情、持續發酵。

 

※課程資訊與活動報導:

食農六式-自煮能力者養成班

【食農六式】市場走跳法則

【食農六式】格外好料

【食農六式】好生活・「蛋」定

【食農六式】包餃同樂會

【食農六式】Steak Lesson!

【食農六式】自己帶便當!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