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綠食育解說員/自由貿易下的食安
您在這裡
這幾年食安問題很多,媒體常會來問主婦聯盟基金會的意見跟立場,其實基金會工作人員只有十幾位,不是每個人都科班出身,接連要學習基改、輻食、油脂、中藥、瘦肉精美豬牛等議題,要接收的資訊量相當龐大,而最近大家都在談自由貿易,到底這件事跟我們一開始關心的食安、環境有什麼關係?主婦聯盟基金會賴曉芬執行長在這堂課裡娓娓道來。
在食安風暴中,主婦聯盟基金會不只一次號召志工走上街頭、寫信、打電話表達立場,從共同購買到捍衛食物主權幾乎無役不與,校園午餐改善行動、農藥化肥減量運動、反美牛公民行動、輻射食品、非基改、黑心油、食安修法行動、綠色飲食教育立法行動等等,涉入越深越發現,光反對是不夠的,有時候反對了一項政策的制定,可能造成另一項不樂見的產業放行,有時想立法規範,卻又打擊到中小企業生存,接下來加入自由貿易協定開始要制定各種項目的應對政策,主婦們也要開始略懂略懂。
很多事情都有一體兩面,在倡議的過程裡,基金會也受到很多質疑跟挑戰,以最近的「學校衛生法」為例,是經過長時間、集眾人之力所討論,去年底甫修改完成,裡面更清楚規範了基改食材退出校園(不包含添加物、醬料),但最近經濟部國貿局說這樣做違反WTO的貿易障礙,沒有科學證據說基改是有風險的,不應該限制學生不能吃。
2009年開始,瘦肉精美牛的問題爭議不斷,而萊克多巴胺只是其中被認為「比較不毒」的一種,但跟癌症關係密切,2015美牛雜又來叩關,「橫隔膜算不算內臟」這件事情討論的沸沸湯湯,同時間日本輻食攪局,若台灣不開放五縣市食品輸台,輸日水果就不用談了...。
自由經濟貿易下,被迫要做出許多交換條件,不同立場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跟看見,在課程結束前,賴曉芬執行長讓學員分成兩組思辨美豬議題,引起激烈攻防,從來沒有站在另一方思考過問題的學員,試著理解不同立場後發表看法,更能體會在倡議時會面對到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