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資訊

您在這裡

看不見的浪費——量販店及超市處理剩食現況調查報告 | 文:沈寶莉(本會專員) (2016/06/07)

看不見的浪費——量販店及超市處理剩食現況調查報告 | 文:沈寶莉(本會專員) (2016/06/07)

談論食物浪費時,你可能馬上想到的是躺在家裡廚餘桶的食物殘渣。但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在2009年出版的《浪費》一書,卻讓眾人看見整個食物生產鏈如何因為過量的生產、採購、消費,不合理的外觀標準等而產生數量驚人的浪費。書籍出版後,全球開始關注食物浪費問題的嚴重性。...(閱讀全文)

腹朋小食光 共煮好時光——系列活動記實 | 文:忻儀(南部辦公室專員) (2016/06/07)

腹朋小食光 共煮好時光——系列活動記實 | 文:忻儀(南部辦公室專員) (2016/06/07)

  自去年推廣「食代力量」活動以來,獲得相當踴躍的回應,2016年我們在高雄舉辦的「腹朋小食光Foodporn Time」自煮活動,吸引了三十多位報名者參加。   為什麼要叫做「腹朋小食光」呢?透過去年的共煮徵件活動,我們觀察到吃飯這件事情,不單只是餵飽自己而已,而是充滿各種對話與溫度。...(閱讀全文)

運用自然原理 打造綠適居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2016/06/04)

運用自然原理 打造綠適居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2016/06/04)

運用自然原理 打造綠適居 2016年看見綠能系列講座,5月份邀請台灣綠適居協會譚海韻秘書長,主講「打造綠適居」,分享案例及基礎的物理原理,從日照、溫濕度、對流改善家居環境,提升人的舒適感,也大幅降低耗電量,達到減碳目的。 講者提到,協會邱繼哲理事長曾任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節電小組召集人、...(閱讀全文)

一同拿回飲食自煮(主)權! | 文:張明純 ( 台中分會副主任 ) (2016/06/04)

一同拿回飲食自煮(主)權! | 文:張明純 ( 台中分會副主任 ) (2016/06/04)

  雖然我們強調「食育」要從小開始,但我覺得在大學推動飲食(農)教育,和小學一樣急迫。因為台灣的大學環境,根本就是個培養「外食族」的溫床!學生宿舍不像歐美大學,鮮少有「廚房」的設計,甚至明文禁止煮食,電鍋、水煮鍋都是違禁品。大學行政單位總是把學生想得很低能,煮食就怕跳電、電線走火、瓦斯爆炸……...(閱讀全文)

好好吃飯——學生的必修課 | 文:張昕妤(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學生) (2016/06/04)

好好吃飯——學生的必修課 | 文:張昕妤(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學生) (2016/06/04)

  離開台北到交大唸書的那年開始,脫離了媽媽的家常菜,每天得想辦法餵飽自己,這才開始意識到好好吃頓飯的困難。交大附近幾乎沒有能徒步走到的餐飲店,校內雖然有三棟學生餐廳(共24間店),但多半是便當店,許多菜式都過於油膩。所以若問交大學生最常吃什麼?大部份的學生都應該會回答:麥當勞、全家和7-11。...(閱讀全文)

校園自煮運動 找回我們的自煮能力 | 文:周家慧(本會辦公室主任) (2016/06/04)

校園自煮運動 找回我們的自煮能力 | 文:周家慧(本會辦公室主任) (2016/06/04)

  如果你在學生時期曾住校或外宿,都應該對校園飲食/煮食問題非常有感。多數學校的住宿環境為了便於管理、避免意外,都禁止學生使用烹飪家電,因此大多數離家求學的學生,都被迫外食。一來是因為不會煮,二來即使會煮學校的環境也不友善。那麼學校周邊的外食環境如何呢?店家為了提供便宜、份量夠、香氣足的餐點,...(閱讀全文)

吃補要選擇,標準不可少—2014-16促進中藥材訂定標準行動 | 文:賴曉芬 (本會執行長)、張玉鈴(本會資深專員) (2016/06/04)

吃補要選擇,標準不可少—2014-16促進中藥材訂定標準行動 | 文:賴曉芬 (本會執行長)、張玉鈴(本會資深專員) (2016/06/04)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中藥材對愛吃補的國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藥品與食品。我們受「藥食同源」文化影響甚深,不論是在菜餚或是架上的保健茶飲,都可見中藥材的蹤影。然而這些市面上常見的藥材,到底安不安全? 9 成藥材中國進口,不到 3 成有基本的管理標準 影響藥材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農藥、...(閱讀全文)

【社區農夫招募計畫】扦插繁殖vs種植1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 張玉鈴 (2016/06/04)

【社區農夫招募計畫】扦插繁殖vs種植1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 張玉鈴 (2016/06/04)

社區農夫召募計畫/樸門可食地景設計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也嘗試從生活中尋找解方,除了支持友善環境的生產者與店家,也應更認識食材與作物。雖然都會區沒有土地,但是可以從居家盆栽、綠簾、社區空地開始,用種菜來替代花草,認識作物生長的過程,也美化環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文山社區大學、...(閱讀全文)

網路消息如何辨別真假/食品添加物培訓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志工 陳威霖 (2016/06/02)

網路消息如何辨別真假/食品添加物培訓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志工 陳威霖 (2016/06/02)

2016議題推廣志工培訓/食品添加物 委託單位: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執行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魔鬼藏在細節裡!過去食品科學界為研發成果而驕傲,如今千百種的食品添加物,究竟是食品製造商與廚師的魔法仙丹,還是早已演變成人人害怕的黑心食品原凶?...(閱讀全文)

肉品加工種類、安全及食品正確保存觀念 | 台大實習生 孫偉菁 (2016/06/01)

肉品加工種類、安全及食品正確保存觀念 | 台大實習生 孫偉菁 (2016/06/01)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國人平均每年每人食用肉品約74公斤、蛋品約17公斤,然而觀察近年來食安事件中肉、蛋品不合格率極高與蔬果殘留農藥比率相當。畜牧業者通常使用抗生素除了用來治療動物疾病,為了預防動物感染細菌及促進生長,也會在飼料中添加低劑量抗生素,因而導致末端消費產品殘留大量動物用藥,...(閱讀全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