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主婦聯盟祕書長談餿水油事件相關新聞報導

2014年中秋節前,台灣爆發餿水油事件,主婦聯盟除了發布新聞稿、結合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投書批判之外,秘書長賴曉芬也接受媒體採訪,從食安和廢油管理的環保角度談餿水油事件,摘錄相關新聞的報導與發言,為主婦聯盟關切食安與環境的發聲留下紀錄~閱讀全文

「搞非GMO布旗組」發售中

*販售收入扣除成本之外將全數用來進行台灣無基改倡議與民眾教育行動* 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推出【搞非基布旗組】,「布旗」1面、「GMO-FREE-TAIWAN貼紙」2張、「守護餐桌摺頁」1份及《基改解密》專刊1本。每組200元,欲購從速! 訂購表單: https://ppt.cc/8qmr 邀請您以實際的行動,支持我們的非基改行動!閱讀全文

人生百味—共享美好的一餐

二十出頭是個有點尷尬的歲數 : 我們剛踏入職場,用親手賺的錢、在遠離家鄉處租了個私密的空間,用夢想與期許豢養著自己:相信一切的痛苦將與未來閒適成正比,相信沒有努力換不到的成就。我們舔著涓滴而下、微乎其微的小確幸,去說服自己會有更好的明天。 今年三月的社運像一陣風,將許多年輕人面前將過往平靜生活的面紗微微吹起。從此我們不再被霜淇淋被煙火滿足,不是不知足而是有更直搗源頭的渴求。 三月底一個下著小雨、視線不佳的夜晚,和夥伴從立院青島東路交班完準備回家休息。在路上遇到一位駝著背、推著比自己還高的回收推車,緩慢地在路邊移動著。我們上前攀談,若婆婆家住在附近的話,希望可以陪著她一起把車推回去。但一問之下...閱讀全文

【10月糧食日限定】食守環境-2014年主婦聯盟募款行動

時間: 2014年10月1日(三)至12月31日(三) 您的捐款,我們將用於推動:拒絕基改食品、避免食物浪費及拒絕輻射食品! 線上捐款: https://ppt.cc/fuwZ閱讀全文

非基改+綠繪本+浪費食物 - 10月南部辦公室隆重推出

活動一 《GMO OMG》電影放映行動(以下場次均歡迎一般民眾參加) 高雄合作社播映場 - 10/15(三) 11:00-12:30 美術館站/高雄市鼓山區美術北三路227號 社大播映場 - 10/14(二) 19:00-21:00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北區公園路750號(洽詢電話 06-2515670) 高雄合作社播映場 - 10/14(二) 14:00-16:00 苓雅站/高雄市苓雅區苓雅一路21號 高雄合作社播映場 - 10/9(四) 14:00-16:00 河堤站/高雄市左營區辛亥路66號 台南合作社播映場 - 10/7(二) 10:00-12:00 南門站/...閱讀全文

重罰之外 飲食教育才是根本

根本之道是從社區、學校到個人都能逐步建立對食物的認識,以及基本的食品來源監督機制。這絕非空中樓閣,校園午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弊案沸沸揚揚之際,早有許多民間團體推動友善環境、結合在地的午餐食材,除了校園營養師與衛生單位基本把關外,更讓學校直接與在地小農、食品廠合作、採購,帶著學生直接認識食材來源,直接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間的信賴關係。飲食教育,讓「食」從哪裡來清清楚楚,更結合人、社區環境與文化底蘊的連結日本行之多年的「食育基本法」,就是透過社造精神與架構建立,讓飲食成為社區共同體的構成基底。閱讀全文

我的綠繪本實習經驗談

看著大小孩專注聆聽的眼神,我覺得這本繪本真的很有魅力。唸完故事後,直接就進入第一個遊戲「小水滴的旅行」(水循環)。閱讀全文

衛生紙護森林

森林是水的故鄉,它具有涵養水資源、防止土石流及淨化水質等功能。在 一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帶,每年的蓄水量竟大過翡翠水庫的蓄水量。森林也是生物的重要棲息地,保護森林才可以免於依存其中的生物遭遇滅絕的命運。 但隨著人類生活的需要,品質的提升,愈來愈多的森林就不斷的被開墾,濫伐、濫建、濫葬常有耳聞。而日常生活所需用品也大量取之於森林,譬如小小的面紙、餐巾紙、報紙、衛生紙、文宣文具用紙......方便之餘無形中也造成了極大的森林資源浪費。依據美國環保署提供之資料得知:以一噸(1,000公斤)的回收紙取代原生紙漿可省下17顆大樹,4,100千瓦/小時的電力,26,500公升的水。...閱讀全文

一家之「煮」的配備~來個安心鍋吧!

身為一家之「煮」的我,過去也曾經被說得天花亂墬、口沫橫飛的經銷商打動心念,購置聲稱煎魚不沾鍋的鐵氟龍鍋。這種鍋子是在一般的鐵上頭,鍍了層鐵氟龍,即搖身一變有「不沾鍋」的雅號。 但鐵氟龍鍋強調「只能以布清洗,不能用鐵刷或菜瓜布刷洗」,避免鐵氟龍層脫落,烹調時還得使用木鏟子。即使照著說明書使用,鐵氟龍層用後還是會慢慢的消失,居然是混入食物中了。後來學者又發現,鐵氟龍鍋乾燒到攝氏160度時,就會釋出有毒氣體。它的安全性再度被質疑,這下我只好讓步,將它視為資源回收物送去回收車。 其次來談談鋁鍋,它是廚房、餐廳裡很常見的鍋具之一,以輕巧、耐用、傳熱快而廣受國人喜用。但若是燉煮酸性食物,例如:酸菜、...閱讀全文

廚餘大變身~環保酵素

台灣的傳統料理方式,最容易產生油膩膩、湯湯水水的廚餘,讓收拾者處理時倍感困擾,近二十年來,在我們有心的環保主婦們積極奔走下,終於讓廚餘垃圾開始走向「資源化」,生廚餘搖身一變,成為現代黑金/堆肥。其實,生廚餘中植物性的殘餘物(蔬果部分),都可以有效利用作為「環保廚餘酵素」。 大家一定沒想到:家裡不要的廚餘果皮,經過簡單處理,其實都可以變成有去汙效果的環保酵素,這就是最天然的清潔劑,加水稀釋灑在蔬果上,還可以延長蔬果的保鮮時間。道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好的微生物,去壓制壞的微生物。 另外,廚餘酵素可催化、加成清潔功效,替代傳統的家用化學合成清潔用品。它可將油脂分解成小分子,自然就減少用水量,...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