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對應輻射污染之歷程

從1986年發生車諾比核電廠事故開始,日本生活俱樂部就開始關注輻射食安之議題,並與社員商議及與生產者間進行協議訂定出自主標準,於2010年生活者俱樂部更進一步檢討核能發電所象徵的浪費型生活,明確地將廢核予以方針化。2011年3月發生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重大事故,生活俱樂部理解社員對輻射污染的不安,並與生產者共同解決,立刻實施了自主檢查,且明確公布其結果。 生活俱樂部考量到 政府的標準值係僅推測來自於食品的體內被曝而設定,還需要考慮到外部被曝,認為應訂定較政府更低的標準,因而設定了因應食品攝取量等的獨有的標準值。 日本生活者俱樂部輻射能對策網站: https://goo.gl/WyVrgl...閱讀全文

日本生活俱樂部輻射食安對策

〜「安全」並非是任由他人安排,而是集合眾人的力量持續建造〜 每個社員都期盼著「希望可以得到安全的食物與生活用品」。日本生活俱樂部[註]為了實現這個想望,尋求食物與環境的安全與安心,對於添加物、基改作物、環境荷爾蒙等意圖動搖「食」的安全的新問題,採取了社員與生產者合而為一,憑藉共同購買的力量來解決問題的姿態至今。謹以本文報告生活俱樂部面對「輻射食安」問題採取的對策。 1. 與生產者共同努力的輻射對策 生活俱樂部面對今日的非常狀態,以「安全、健康、環境」生活俱樂部原則所揭櫫的10項原則為準則持續對應。(10項原則原文連結: https://goo.gl/ol1bdL )...閱讀全文

在食品中輻射安全容許標準值下,就是安全?

我國衛生福利部一再對外宣稱,因食品中所含的輻射不是被「惡意添加」,所以不需要在食品標示出來。而且台灣消費者在衛生署管制下,從來沒有吃到含有「超過安全容許量」(370貝克/公斤)的食品,一切安心無虞。 難道只要 在食品中輻射安全容許標 準值下,就是安全嗎? 其實目前國際上早已有許多科學證據顯示,即便食品中含有低量輻射,仍對健康有所傷害,東京大學教授兒玉龍彥也曾出版《內部被曝的真實》,讓人了解低劑量內部被曝的危險,其危害並非微不足道;創辦日本原子力資料情報室,專攻核化學的高本仁三郎及渡邊美紀子,兩人亦合寫《餐桌上的放射能》,說明低量輻射的風險,透過多方學界與醫界的報告,可以確定的是,...閱讀全文

《食守環境》綠食育志工培訓紀錄(共7篇)

飲食安全,已是近年國人十分重視的議題。為讓更多大眾了解食物和土地背後的故事,以及跟人類的種種關係,主婦聯盟於2014年暑假開辦為期2個月,共14堂課的——《食守環境》綠食育志工及種子講師培訓課程,希望募集更多志工來協助本會推廣有關綠食育的議題。閱讀全文

餿油踐踏食安底線 江8點難安民心

本會監事陳曼麗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談餿水油食安事件~閱讀全文

主婦聯盟評政府食安補破網之作為

2014年初,《食管法》修法為《食安法》,但台灣人民未能就此食在安心,2014年秋再度爆出重大油品食安事件,主婦聯盟除發聲投書之外,祕書長賴曉芬也一再接受媒體採訪,對政府因應食安危機的作為提出看法與批判,雖然經常遭媒體擷取片段或僅刊登辛辣發言,無法呈現完整看法,為留下紀錄,仍摘錄相關新聞報導如下~閱讀全文

2014年秋油品風暴 主婦聯盟行動發聲與訴求

2014秋天,從餿水油、飼料油到重組肉,食安問題連環爆,主婦聯盟頻頻為全民食安發聲,批判政府食安漏洞,提出食安政策建議。閱讀全文

主婦聯盟秘書長談飼料油事件之媒體發言報導

2014年秋天,油品食安問題連環爆,繼餿水油之後,再爆出飼料油混充食用油問題,主婦聯盟祕書長賴曉芬接受媒體採訪,對政府因應食安危機的作為提出看法與批判,摘錄相關新聞報導如下~閱讀全文

廚餘到哪裡去了?(下)

廚餘減量和回收同樣重要!為節能減碳及資源再利用,我們除了盡力做好廚餘回收之外,盡量減少廚餘的產生,更是正本清源之道。閱讀全文

廚餘到哪裡去了?(上)

家戶細心分類回收的生廚餘和熟廚餘,真的有被好好地拿去堆肥和養豬嗎?試著從官方資料來看一看~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