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臺灣基因改造法令之簡析

經由過往案例及實驗研究發現,基因改造生物對於人體健康與生態環境存有安全上疑慮。為了嚴格監管基因改造之利用、讓消費者擁有知悉及決定是否購買之權利,以及保護生態環境,臺灣訂有基因改造相關法令。 目前主要有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漁業法、畜牧法、食品衛生管理法及其相關子法及解釋函令,本文即簡單分析該等規範內容,讓讀者對於相關基改法令有初步的認識。閱讀全文

臺灣基因改造法令之簡析(手冊版)

經由過往案例及實驗研究發現,基因改造生物對於人體健康與生態環境存有安全上疑慮。為了嚴格監管基因改造之利用、讓消費者擁有知悉及決定是否購買之權利,以及保護生態環境,臺灣訂有基因改造相關法令。 目前主要有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漁業法、畜牧法、食品衛生管理法及其相關子法及解釋函令,本文即簡單分析該等規範內容,讓讀者對於相關基改法令有初步的認識。閱讀全文

基因改造科技的爭議與真相

慣行農業已進入了加護病房;停止供應化肥或農藥,農業生產將嚴重受阻。然而化肥、農藥與大型農機都是石油的產物,在石油短缺時代來臨之際,糧食危機將是人類文明最大的殺手。聯合國糧農組織根據全球四百位專家會談,提出了糧食危機的解決方案,建議由農地健康、小農生產等方面著手,以期農業能永續經營,永遠解決農業困境。 然而若干大企業反其道而行,推出了基因改造作物,並且挾其龐大的財力與豐沛的政商關係,強力推廣、宣傳,讓不少人認為基改作物可以抵抗氣候變遷、解決糧食短缺、增加營養成分。 幸好歐美許多關懷環境、人權的民間團體努力不懈地追蹤真相,經常適時地提供各方面的資訊,讓社會大眾逐漸免疫於單方面的偏頗言論,...閱讀全文

生活中的基改食品與作物

「基因改造作物與食物充斥在我們身邊!」可是你說,怎麼從來沒看過?來來來,我們從頭說起。 基因怎麼改造? 要知道基因改造是什麼,需要先了解科學家以及公司怎麼進行基改作物的研究。在科學家的眼中,自然環境是一個可以被控制的變項。全球最大也最毒的基改公司孟山都(Monsanto)研發部門主管表示,他們可以在實驗室裡「複製」任何世界上地方的氣候,進行改良作物的適應或者抗逆研究。 為什麼要這麼做?一方面為了躲避氣候造成的農作生長問題,一方面也創造可以被人用化學藥物直接控制的生長過程。各種類型的改造方向裡面,可以設法讓作物增高可以增加產量,也可以想辦法抗蟲或者抗旱,但基改公司最主要的改造類型是什麼呢?...閱讀全文

綠繪本是甚麼?

[綠繪本是甚麼?] 以下,是本會綠繪本小組經多年研發教案及巡迴演奏綠繪本故事後之經驗分享: 以環境保護、生態保育、人與自然等綠色概念與知識為題材的圖畫故事書。 現成的兒童環境教育素材 - 學齡前幼兒可從聽故事潛移默化接受綠色意念與做法 - 識字孩童可自行閱讀,增進環境素養 不說教,寓教於樂 圖文並茂,比課本教材更有意思,更受歡迎。 [綠繪本教案三部曲] 演奏綠繪本 :讓孩子透過「眼睛看圖,耳朵聽故事」來引發孩子對環保議題的興趣。 分享感受、延伸思考、對話討論 :在故事演奏完畢後,鼓勵孩子分享他的感受和進行討論,以深化其環保意識。 環教體驗活動 :透過有趣的遊戲和實驗操作,...閱讀全文

孟山都危害更甚毒澱粉

一陣子,台灣社會為了毒澱粉、黑心食品憂心忡忡,其實更大的食品安全危機較此嚴重百倍,台灣卻刻意選擇忽略。 今年五月廿五日,全球有五十二個國家,七百三十六個城市共同發動「反孟山都」示威,總參與人數估計有二百萬人。孟山都是跨國農企集團,總部位於美國,是全世界轉基因作物最主要的推廣者,掌握了絕大部分基改種子。孟山都也是美國政界最重要的金主之一,遊說能力一流,是縱橫國會山莊的勢力。 由於基因改造作物的安全性備受質疑,美國農業部原有意在二○一三年修改《農場法》,要求基改作物必須以標籤明示。詎料,連這樣牽涉到糧食安全的最基本修法,都在國會遭到杯葛,七十一位議員公然為其金主「孟山都」護航。...閱讀全文

全球反基改運動簡述

1983年基改馬鈴薯研發成功,但僅於實驗室;第一個成為商品的是基改蕃茄,於1994年問世,雖然沒多久基改蕃茄就夭折,但基改科技或基改產業並沒有因為基改蕃茄的失敗而收攤;事實上,基改的研究和遊說才開始。 隨著基改作物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的普及,社會大眾也更加瞭解基改是什麼?瞭解愈多,相信的就更加信任,不相信的也隨著知識的增長,更加否定基改的成就和美意。閱讀全文

只要太陽 三菜一湯輕鬆上桌不是夢

在綠能議題揚起之際,一般的市井小民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哪種再生能源呢?因此6月26日主婦聯盟基金會決定從準備餐桌食物開始著手,請到銘菁老師來教我們DIY太陽能鍋的活動,結合手作及飲食體驗,讓我們輕鬆烹煮不費力,省電又環保,來看看如何第一次用再生能源就上手吧~ 材料: 大紙箱、鋁箔紙、玻璃罐、大寶特瓶(5~6L)、糨糊、刷子、黑色襪子、墨汁、紙膠帶、剪刀 STEP1 準備長、寬各40 CM以上的紙箱,攤開後將裁接成下面組合(紅線為紙膠帶黏貼處) STEP2 將糨糊刷在鋁箔紙霧面,黏貼至紙箱上,黏貼越平整聚光效果越好喔 STEP3 將食物放進玻璃罐中,切勿放滿,最多到玻璃罐3/4的高度,...閱讀全文

改變住的文化,讓社區減碳更有效!(下)

極簡居家美學文化 往往忘了太陽的存在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景觀,因此買到景觀不錯的房子,便將窗戶大大開啟,甚至超過整片牆面50%以上的面積。然而,窗戶的開啟方位與尺寸大小是影響室內溫度的重要因素。開窗面積若過大,會使得白天陽光所帶來的熱大量進入室內,室內材質吸收熱能後,因室外溫度降低,會在晚間散熱,迫使居住其中的人需將冷氣溫度調低,藉以降溫。一般來說,在選購房子時,應注意東西向開窗面積可以較小。北向的自然光最為舒適宜人,可多加利用。南向開窗則可使冬天屋內較為明亮且溫暖。若木已成舟,無法改變開窗設計,可藉由延長或加裝外遮陽板與內遮陽(百葉窗或羅馬簾)兩者並用,或改用雙層隔熱玻璃,將熱阻隔在外。...閱讀全文

改變住的文化,讓社區減碳更有效!(上)

近一年來,政府與民間共同把節能減碳的風潮推到了高峰,就如小時候「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孩子不算少」的家庭計畫口號一樣,成了人人朗朗上口的全國目標。這目標從大格局的層次來看,不僅是因應全球現況的迫切需求,更是個經濟正確的抉擇。 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間,工作室承辦了台北縣政府低碳社區發展中心的社區節能減碳示範實作計畫,目標之一是輔導社區進行節能減碳的改造,並在改造後能達公共用電20%的節電目標。在訪視潛力社區的期間,對從沒住過公寓大廈的我來說還真是有如遊歷大觀園,處處皆驚奇:三溫暖、電影院、卡拉OK、遊戲室、閱覽室、撞球桌、健身房、溫水泳池…甚至還有垃圾冷藏室。就如廣告所說的:「住在這裡...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