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綠繪本希望樹>獲得第四屆學學獎之【綠色公益行動組-創意獎】

志工、學校師生以及環保達人等各界人士參與,使大眾能因獎項成果的發表,觸發綠色生活覺醒,永續綠色環境的維護。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暨去年以「台灣非基改農區運動」獲得第三屆學學獎之【綠色公益行動組-影響力獎】後,今年又再度以「綠繪本希望樹」獲得第四屆學學獎之【綠色公益行動組-創意獎】,請大家一起共同支持主婦聯盟基金會綠繪本希望樹向下紮根的行動!閱讀全文

【廚房文學寫作秋季班】期中與期末文章呈現

飲食的感受、料理的秘訣、廚房的生活、記憶的追溯、對台灣食材與農業的觀察,全都在秋季班學員們的文章一一呈現。閱讀全文

台中市校園午餐問題面面觀

校園午餐弊端積存已久,而檢視校園飲食教育現況,學生則是五穀不分、吃肉沒看過豬走路。事實上,讓孩子認識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可健全孩子對「吃」的抉擇能力。日本早自2005年制定並執行《食育基本法》,若要在台灣各教育單位推行,恐將在以下面向遭遇:法令規範限制、專業知能不足、人力配置不均、教師無意配合、家長缺乏概念、有機食材來源有疑慮等問題。閱讀全文

食物美學:一窺食品設計的秘辛

【沈默的食物】製片班底推出最新力作【食物美學(Food Design)】,從人的五感出發,探討現代的食品設計,是藉由眾多科學家、心理學家、設計師及行銷專家耗費無數心血,從產品的顏色、造型、氣味、功能及聲音等面向重新打造食物外觀,營造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美學意象。閱讀全文

食在不安心的母親來信

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出現許多危機,三聚氰胺、狂牛症、瘦肉精等事件造成民眾極大的恐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質疑,身為主中饋的家庭主婦,只有一個感覺,就是“食在不安心”!閱讀全文

【食在好玩】專欄─今天五蔬果了嗎?(2012.11)

「天天5蔬果」指的是小朋友們每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與2份水果。但是,什麼才叫做「一份」蔬菜或水果呢? 1份的蔬菜指的是100克左右沒有煮過的各種生鮮蔬菜能吃的部分。讓我們以附圖的高麗菜來解釋,1份生的高麗菜看起來很多,但是煮熟後就只有約半個飯碗的量。因此,若要每天吃足3份蔬菜,就大約要吃到一碗半各式煮熟的蔬菜。 1份的水果則相當於1個拳頭大的橘子、蘋果,或1碗切好的西瓜、芭樂。另外像香蕉這種甜度較高的水果,1份的量就只有半根。 天天五蔬果,根莖葉花果,每種蔬菜都吃不偏食;紅橙黃綠紫黑白,各種顏色當季蔬果換著吃,如此不僅攝取到纖維,還有各種保護眼睛、維護心血管健康以及預防癌症的營養素。...閱讀全文

記「食來育轉-校園綠色飲食教育論壇」參訪

很榮幸有機會到清華大學參訪" 竹蜻蜓綠市集" 和「 食來育轉:校園綠色飲食教育論壇 」! 原本對環境保護只是稍有概念而已,自今年9月迄今上了" 幸福餐桌 由你把關 "課程後,才意識到以往一日三餐的食材安全把關得太輕忽了!嗚呼~家人健康不知不覺被扼殺! 「營養午餐-綠食育」過後,漫步校園幽徑至工程一舘,看到滿腔熱誠的與會者舒適地靜坐著聽取「食來育轉論壇」學者講師們闡述大學校園食育觀點,老師、家長、學生的踴躍發言,甚是感動! 論壇規劃極為完善,關心食育安全的學生團隊、愛學生的教授群會前籌劃,讓與會者得以了解校園飲食現況與校方的因應對策,而主婦聯盟基金會陳曼麗董事長、...閱讀全文

當奶爸遇見綠繪本

綠繪本前進南台灣_培訓心得 有的時候,緣分真的就是這樣悄悄的發生了。 今年初,我與太太一起迎接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小奇蹟,就像命運的安排,隨著小寶貝的到來,我的工作也從原本的教育訓練被調任至CSR部門,而當工作範疇延伸至希望閱讀與環境教育時,就讓我遇見了主婦聯盟基金會辦理的綠繪本種子培訓,一切都像是計畫中的安排,如此合宜。 繪本活動的推廣,原屬不易,而蘊含人文關懷與環境教育的綠繪本就更難了。感謝基金會的用心,讓我們的南部夥伴發現彼此的可愛,更驚訝於大家與眾不同的創意,隨著課程的進行,一切就像老師們示範的繪本演奏,具備輕、重、緩、急的步調,有時輕鬆愉快,亦有時認真嚴肅,在這樣的氛圍中,...閱讀全文

《街道是大家的》大意與書評

大意 (彭穗美) 這是發生在委內瑞拉卡拉卡斯城郊的聖荷西「平民區」的真實故事。 這裡,是卡里多成長的地方。在卡里多祖父還小的時候,曾經是覆蓋著森林、灌木、小溪、幽徑的美麗城市。城邊的山丘上,還可聽見獅子的吼聲。但隨著都市的發展、新移民的湧入,使得城市擠滿了房子。房子越蓋越多,空間越來越密集,小朋友連個遊戲、活動的區域都沒有。奇歐、卡里多和卡蜜拉向爸媽表達他們需要空地遊玩的期待,但家長們卻用忙做為忽視與逃避的藉口。為了要爭取可以遊戲的地方,孩子們決定聯合起來到市政府請願。 擔心沒有大人陪,不會有人去認真處理他們的問題,奇歐、卡里多、卡蜜拉和一群孩子們,只得坐在圖書館的台階上煩惱著。...閱讀全文

基因改造農產品發展現況與管理制度研討會後記

2012.10.11 「基因改造農業相關產品安全管理制度現況與展望研討會」 全球基因改造科技發展至今,已開發出多項農業相關產品,自1996年開始商業種植,目前全世界已約有一成的農地面積種植基改作物,主要作物為玉米、黃豆、棉花、油菜等。 台灣目前未核准任何基改作物商業種植,但因應科技發展與國際貿易趨勢,為了避免可能的風險疑慮,台灣必須建置基因改造相關產品之安全管理制度,並加強風險管理。 農委會於2012年10月11日委託台經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舉辦「基因改造農業相關產品安全管理制度現況與展望研討會」,探討國內外基改農業產品安全管理制度與風險管理技術發展現況。 會議分為三部分,...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