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如果生命只剩半年

不久前,新加坡的一家英文報紙,針對新加坡人對「死亡」的看法,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如果被醫生宣告只剩半年的餘命」,報社整理出了十項結論: 1.與所愛的人共處 2.出外旅行 3.盡全力去活 4.享樂 5.辭去工作 6.耽溺於吃喝玩樂性等等肉體上、物質上的快樂 7.照常生活 8.追求精神層面,如出家、或讀聖經等 9.待在家中 10.盡量花錢,如回饋社會、慈善捐款、或做志工等 日本知名作家曾野綾子心目中理想的「死前半年」,是第一項「與所愛的人共處」。所愛的人可能是夫妻、子女,最知心的朋友,或一起生活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外面的不倫之戀,單戀的對象,甚或家中的寵物貓狗。理想歸理想,...閱讀全文

以身作則,校長老師別抽煙

台灣經過很多年的努力,男性吸菸人口漸漸下降到35%,女性吸菸人口卻有增加的趨勢,目前女性吸菸約有4%。然而肺癌是10大癌症死亡的第一名,每萬人中,男性肺癌的死亡人數為46.5人、女性是24.2人。有人分析可能是女性吸到二手菸的比例很高,如果她家的男伴是吸菸的,女性被損害到的機率就更高了。 最近「校長吸菸」議題引發社會關注。其實如何請民眾不要吸菸?確實是不易執行的課題。目前在公共場所幾乎都禁止吸菸,以免讓別人吸二手菸,很不舒服。在學校能吸菸嗎?我曾經在大學校園裡,看到有畫出吸菸區,要吸菸的人到特定區去吞於吐霧。我有一位吸菸的朋友,因為吸菸太不方便而戒菸了。 基本上,...閱讀全文

基改作物第四講:抗除草劑基改作物的種植經驗

1. 前面說到,全球基改作物,抗除草劑的作物佔60%。這種基改作物種了十幾年,發生了什麼事情? 目前全世界種植的基改作物當中,60%以上都是抗除草劑,另外20%混合型的基改作物也大都可以忍受除草劑。種抗除草劑的基改作物種類有好幾款,主要的是可以忍受年年春、固殺草(百試達)這兩種除草劑。 自從1996年開始種抗除草劑基改作物以來,發生的事件也不少。主要是抗除草劑的基因會傳給其他的作物或雜草,可能發生雜草不怕除草劑的後果。另外,由於這種基改作物不怕除草劑,因此農民大量噴施除草劑,也會造成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問題。另外就是會有貿易上的糾紛。 2. 有沒有一些例子來說明呢? 例子也不少。...閱讀全文

校園 「毒」午餐 誰來把關?

「許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關心校園午餐問題」,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長期關心的校園安全工作之一。學校午餐問題攸關全台每日國中、小學約250萬人次「吃的健康」的問題,同時也衍生出廚房廢棄物、廚餘、水資源等「生活環保」的問題。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認為:「家長有責任有權力關心且監督學校,以確保每一位學子獲得衛生安全又營養健康的午餐;政府與學校如果積極重視學校營養午餐,將是孩子與家長的福音,落實安全營養與飲食教育,愛護孩子,讓孩子更健康快樂。」閱讀全文

土壤、心靈與社會-食物的將來

編按:此為11月9日,香港嘉道理農場所主辦的「土壤、心靈與社會-食物的將來」演講。 主講人薩提斯˙庫瑪(Satish Kumar)博士為英國舒馬赫學院的校長及環境刊物Resurgence總編輯。 薩提斯˙庫瑪是印度人,當他18歲時,開始研究甘地思想,並且在做土地改革倡議。他的工作不僅在印度,也包括在美國。他在書馬克學院教書,書馬克學院成立於1981年。並長期擔任Resurgence這本雜誌的編輯,這本雜誌被衛報評論為,對綠色運動最推薦的雜誌。 現場口譯:陳思穎 文字紀錄:徐沛然 -------------- 一開始我們推動永續農業的時候,大家覺得怎麼這麼落伍。很多農民其實想到城市找工作,...閱讀全文

基因改造科技與食品安全論壇

核能和基因改造並列二十世紀二大爭議科技,在核能議題沸沸揚揚的今日,大眾對基改議題卻是一知半解。 台灣法令未允許種植基改作物,但基改種子和食品卻早已充斥市場, 各國基改種植面積不斷上升,世界貿易的巨輪難以抵擋, 上市已久卻缺乏影響評估的長期研究,究竟基改食品有何健康風險? 在歐洲及日本多國引起消費者抵制,發展基改科技帶來怎樣的社會風險? 政府部門、研究單位、農民和一般大眾的立場是什麼? 關於基改,我們應該知道哪些訊息? 本論壇開啟公民討論平台,特別邀請到民間團體、學者、醫師以及官方代表,針對基改議題進行探討。會議資料請見附件資料,歡迎下載。 時間:2011年12月2日 週五 9:00~17:...閱讀全文

旅行書寫,紀錄土地

黃小黛老師如何透過旅行、影像及文字書寫,構築屬於自己的家鄉記憶與土地情感。閱讀全文

(因故取消)重新連結一條面貌破碎的溪流-從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開始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透過一連串環境藝術行動,試著以跨領域連結,共同建立一種創意合作,將概念逐步轉換為在地居住者主動的實踐。閱讀全文

繭裹子的環保設計與公平貿易

結合現代設計與傳統技術,傳遞尊重環境與關懷環境的理想。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